第166章 166.务必援粮坚守志(2/2)

只觉得不可思议啊。

“好啊,好啊,好好好,元帅真乃国家干臣。”姚嵩瞧了军令,也是大喜过望。

一般的军兵百姓可能不太清楚,守城的高级官吏们其实早已知道,朝廷此刻已经崩溃,中枢连个正经办事的官吏都没有,常州是得不到援助的。

但现在文天祥的密令又送进了城內,表示自己將在月內援粮进城。

作为国家的宰相元师,文天祥肯定没必要骗张巡等人出城送死。那就是说,文天祥已经重新组织起了军队和粮,常州的守城確实为后方爭取到了时间。

“谁愿前去迎粮?”张巡也不纠结,能有援救入城,那城內军民必定受到鼓舞。

最近这半个多月,仰仗襄阳炮的威力,元军攻城的力度进一步加强。若非北兵实在不耐炎热,都是早晨五点开打,中午十二点之前收兵,常州的外围防线或许都已经被突破了。

把现在换到十二月的话,元军就可以发挥兵力优势,从早攻城到晚,城下必然危险。

“驃下愿往!”马雍第一个站出来。

“好,那就你去。”

这种事没必要爭,出城迎粮而已,並非是要出城正面迎击元军。选二三千勇锐兵马,护卫粮船即可。

稍微布置分派一番,张巡连夜巡视东门德安门和东水门,只要援军能够进入到环壕的攻击范围內,那么基本上就安全了。甚至可以不必全部进东门,绕进护城河走北门南门都可以。

幸亏城外的环壕还没有失守,襄阳炮也就只能远距离砸砸墙,这两天还歇了下来。大概是砸了好几天开始修理维护,或者替换新炮。

水门的木柵在战前开闭自如,也就是现在打仗了,才用铁索横断,封闭了起来。等援军来了,不会发生船都到了,门居然卡住了的事情。

只是东门外游弋的元军·

围三缺一也不是说缺的那一面什么人都不放的,一般是少量部队,或者警戒部队。当然也有更坏一点的围三缺一招数,比如李如松打平壤,就是围三缺一。

三麵包打,一面好像放空。实际上在半道上埋伏了大量骑兵,最后小西行长被杀的真就是仅以身免。

常州现在也是被围三缺一,南北西三面都是重兵重围。东面稍好一些,也仅仅是稍好一些。除了围三缺一的战略之外,还由於文天祥分出一標人马,在运河边的横林镇上,有一座营垒。

假设元军在城东设垒,就事实上处於常州和横林两面宋军的包围下。是以城东元军较少,平时多是在运河上巡弋,防止有小船冲入常州。

唯一的变量是元军几乎人人皆骑,一旦在城东出现警情,那么城北城南两面的元军,跨上马就可以来支援,最慢也就半小时。

不知道苏州无锡方向赶来的援军,能不能在半小时內衝过元军的警戒部队,

快速的將援粮船只送抵常州城下。

如果不能,就得面对数千骑,乃至於数万骑的元军骑兵阻拦。即便骑兵跨不过运河水,只是以箭雨阻拦,那也够前来援救常州的宋军喝一壶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