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519.我与秩序实一体(1/2)
第519章 519.我与秩序实一体
和刘源的一番对话,让张巡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带宋此时所表现出来的,还是得民心的那种状態,其实非常虚无的。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那种虚无。
这个民心,不是指一般的农民老百姓,他们的態度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是无关紧要的。再者对於改朝换代,绝大部分老百姓也没觉得有什么深刻的情感。
给李家纳皇粮,和给刘家纳皇粮,並没有本质上的区別,甚至给孛儿只斤家纳皇粮,也是一样的纳。如果爱新觉罗家不是铁了心要剃头,或许绝大部分人就安安心心给他纳皇粮了。
当然这话仅限於1840年以前,以后是另外一个时代和社会运行逻辑与模式了往上一层,地主阶级才是事实上的“民心”所在,地主阶级拥抱了谁,谁才能够得到所谓的民心。
而刘源在人生的前数十年,表现出来的拥护带宋的情感,实际上应该分解为,他需要背靠一个足够倚恃的大树,来持续的抵御韃虏对他家乡的入侵。
他忠於的带宋,不是纯粹的带宋,是能够保护他家乡,为他的家乡创造和平安定的农业生產环境的带宋。
谁让他的家乡太平,他就对谁输送忠诚。
以小见大,许多现在的带宋忠臣,他们的所谓忠诚,其实也是建立在带宋对他们家乡的统治基础上。
所以他们可以立刻就不爱带宋,只要来一个能够保卫他们家乡太平,让他们的家乡不受战火的侵害的人。
当然这个人最好能够把带宋给推翻掉,毕竟这年头还是有个所谓的理学的。
如此,他们会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的倒向新的统治者。
反正都是纳皇粮,换取皇权的维稳,那更换效忠对象有问题吗?
很显然是没有的,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至少刚刚和张巡“表忠心”的刘源没有,他觉得张巡能够为淮南带来和平安定的生產大环境,那张巡就是好,就值得效忠。
张巡就代表了秩序!
在张巡和临安朝廷之间,如果一定要刘源做出一个选择的话,那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张巡。因为临安朝廷,包括官家赵在內,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似乎並不是那么值得依靠的。反倒是张巡,抚绥百姓,戎马沙场,已经保得了淮南数年安稳。
自宋蒙兴师交兵以来,两淮地区已经许多不见这般太平年月啦。百姓们虽然不说,却也是深感张巡的恩惠。
在政治宣传机器还没有被小势力集团控制和操弄得时代之前,这种民眾自发地感恩,是非常不易,非常罕见的。
突然之间,张巡信心就暴增了。
先前和叶李议论的时候,叶李认为张巡想要夺取天命,或者说顺天应人的改朝换代,是必须要拥有驱逐虏,恢復中原的不世之功的。
有这么一份功劳在,才有可能完全无缝的从老赵家手里把天下给接过来,其他人还完全没有什么閒话可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