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519.我与秩序实一体(2/2)
但现在张巡发现,其实还真不必要如此。就像老赵家的老祖宗赵匡胤那样,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顺理成章的就变成所谓的天子了。
(请记住.com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彼时宋朝也就只有一个中原而已,並没有所谓的扫清六合,席捲八荒的不世之功加身,同样成为了皇帝。其理由就是赵匡胤能够维持整个中原的治下的安定生產大环境,有一个不那么糟糕的秩序。
赵大是最大的军头,有足够的拳头来维稳,而且他愿意来维稳,所以大伙儿连彆扭都不彆扭一下,直接投了赵大。
换到如今,全中国范围內就三个拳头大。一个是拥有西域、蒙古和辽东的海都及其盟友团体,大概率是真有铁骑十万,可能还能再多点,完全有爭天下的资本。
另一个是雄踞中原的忽必烈,虽然因为征宋大败,导致伤筋动骨。可拉一拉,二三十方人马还是能够拉出来的,单论军事力量,可能是三方之中最强的。
最后一个就是张巡,注意了,不是宋朝廷,不是老赵家,是张巡。张巡有淮南精申六七方,辅助人马七八万。如果算上可以拉拢的人马,也有二十方之多。
这三家就是可以在全天下重新建立秩序,並且维持秩序的仅有人选。除开这三家,其实理论上其他人都已经出局了,没有了爭天下的本钱。
也就是说,北方中原不论,单单是在东南半壁。即便是张巡现在就余杭驛兵变,黄袍加身,大概率也未必有几个人反对。
一则地方没有反对张巡的军事实力,二则地方上支持张巡的人大概率比反对的还要多。
真是豁然开朗啊!
把自己的这些猜想和叶李大致说了说,叶李先是认真的望了望张巡,隨后没有说话,只是沉思。也怪他在带宋的这个政治烂泥潭里面滚的太久了,稍微沾点思维定式。
现在张巡把话一说开,他真觉得確实有几分道理。五代一开始李存和朱温以及朱温的儿子们打来打去,那是牵扯到了中原各地的,许多地方都持续的爭夺,反覆的交战。
等到类似於后汉刘知远入主,后周郭威入主,都是打破了开封之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传激而定。即便有叛乱,也是小规模的,单个节度使的那种叛乱。
大不了迁延两三个州郡,於全国无碍。
带宋建国伊始,就开始头重脚轻的军事上层设计,把禁军主力集中在开封。
后来虽然河北和陕西有所加强,但员额上,还是比不过开封。
南宋大约也是想这么做的,可惜三边的军事压力太大,根本容不得他这么做。这恰恰为张巡提供了方便,因为张巡自己就是最大的藩镇,四川又是张巡恢復的,颇有恩信。荆湖如今则大部在老丈人李庭芝的魔下,谢堂才刚刚入镇。
也就是说,如果张巡现在进入临安,全国极大概率都不会反对。当然李庭芝有可能会反对,可他那个身体状况,以及已经被拆分的荆湖一镇官军。
真·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