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586.金应有议在滇中(1/2)
第586章 586.金应有议在滇中
御街大道上数百名临安府僱佣来的閒汉,此时正提桶担水,浇洗著满是血污的青石板地面。几百个人头溅血,一时间怕是洗刷不净。
金应抬头望了望被悬掛在高杆上的首级,许是杀得匆忙,一时间没有数百枚竹笼来盛装。许多首级索性用头髮打了个节,便隨意的掛在槓上。因著风吹不稳,还左右打著晃儿,比那街前酒家的幌子还灵活。
好啊,灵活到阎王殿去咯。
倒是没有瞧见李酉孙的首级,张巡把自己舅哥砍了,已经算是大义灭亲。不至於再把这首级传首三边,头掛高杆。砍完,验死確凿,就由临安府的件作好生的缝补到了一块儿,甚至还敷了白粉,完完整整的送回了李家。
高杆首级之下,是数以千计的奸棍家口。原本说是要发配往广西极边的,后来姚临时笔一勾画,就给全部发配去四川富顺监了。
四川缺人口啊,或者说富顺监的並盐场上缺人口啊。
早先时候张巡是直接用盐巴从土司们的手里换奴隶的,但是干並盐实在是个辛苦活,
不下死力气根本不出盐,熬滷水能把人的眼晴都烟燻火燎瞎咯。朕手眠足从年头干到年尾,盐工的平均寿命怕是顶天了也就四十岁。
所以金应对於云南那边运“黑奴”进来换盐,始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四川已经上书朝廷了,有那种流配牢城,或者发往军前的,一律都改往富顺监发。
男的女的都要,盐场上都是下苦力的汉子,一年到头都未必见著几个娘们。要是有罪犯家属发配来,总有各种好处,至少能够稳定富顺监的局面。
奶头乐这玩意儿实属维稳的良方之一,全小將就非常善於利用这一招,维持了相当大一部分人的安定。
逆著一棚又一棚的奸棍家属,金应走到了张巡府门前。他是张巡的老属官了,和张巡合作相当愉快。才递了履歷,里边立刻传见。
接到充许入见的传信,金应才起身,就瞧见张巡已经快步来到前门两侧廊房边。左右等候接见,以及来寻三位宰相办事的官吏,纷纷起身,朝张巡行礼。
张巡一边摆手,示意他们该干嘛就干嘛去,一边大呼金学士何在?左右莫不心中暗暗吃惊,这金学士何等样人?居然能令张巡如此欢喜,以至於一路跑到大门口来迎接?
有在临安任职多年的,直言这位是先文信王的架阁幕臣,后来又成了张巡的转运大使,抚粮馈餉,从未有差,办事得力,受两代执政欣赏。
现在四川任官期满,回朝必然是要大用的。
“拜见节帅。”金应这会儿也起身来到了廊房门口,瞧见张巡已经在门边,连忙行礼鞠躬。
“矣,学士同我何等亲厚,不必多礼。”
张巡连忙挽住金应的胳膊,这叫把臂言欢,
拉著金应就往內里走。
这一幕望在一眾官吏的眼中,那是格外不同啊。张巡將將在御街大道上杀了数百名奸棍,何等狠厉。现在望见金应,却又是这般的和蔼。顿时令眾官觉得张巡高深莫测,难以猜度。
你们难测吧,俺要去拜俺家节师了。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1???.???】
两人坐下,但没有立刻论什么军国大事。金应先问了问文天祥的丧礼如何,褒崇追赠那是昭告天下的,生封信王,死諡忠武,人臣这辈子能享的文天祥都享受到了。
不过他儿子文道生已经扶看他爹的灵柩回老家了,这会儿大约已经落葬。文天祥不算什么奢侈浪费的人,朝廷赐了十万贯给他修筑墓园,他儿子肯定不会用来给他厚葬。
以他们家的家风,百分之百是用这十万贯来购买所谓的祭由,然后环绕看这份祭由,
来维持文家的诗书耕读。建立类似於义仓或者家社一类的宗族共同基金,资助族中的寡孤独,有求学上进的也可以供应其脱產读书。
按照张巡对文天祥的感情,以及所谓靖难的正义性,不论改不改朝,换不换代,老文家这份祭田肯定是铁打的庄稼。
带宋活著,他是大王的祭田,抄家都抄不到这一份。毕竟文天祥是配享理宗之庙的大臣,抄祭田等於是打赵的的脸。
带宋死了,张巡上来,那更没问题啦。张巡起兵是为文天祥復仇的,凛然大义啊。保不齐每年春秋二祭,新朝的张巡还得派人来祭扫庭院,献上羊豚呢。
得知文天祥的后事一切都很好,张巡也嘱咐侍卫亲军专门护送他的灵枢返乡。那金应就没啥好多问得了,只需要以后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照拂文道生即可。
说完,金应就起身向张巡下拜。
文天祥是金应的恩主,是把他提拔起来的勤王军领袖。虽然后续都是张巡提拔的金应,但这份恩情不能够忘却。
张巡则是不避不让的坦然受了金应这一拜,对於文天祥,张巡可以说是问心无愧的。
要不是有他在,张巡早就斩关夺门,杀入临安了。当初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让文天祥去担任宋国相,半点害文天祥的心思都没有。
他的死后哀荣,张巡也是极力爭取,没有一点对不住的地方。甚至连他的遗志,都是张巡继承的。
如此情形之下,金应顾念旧主,慨然下拜,张巡就该受。
或许別人会觉得金应到这会儿还惦记著文天祥,有点不舒服。可张巡觉得很好,金应侍文天祥如此,那將来侍自己也会如此,这是真·良人啊。
有这一章,二人之间更属亲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