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一事无成,长幼问对(2/2)

梢一顿后,便是无奈地对其人轻挥了挥手。

“既是要走,便回府上去吧记得先与你母亲说上一声。”

听到这话,宝玉不由微一愜后,就也是小心站了起来,对著贾政恭敬躬身拱手,称了一句“是”,隨后又对著贾琛等人行了一礼,才是怯怯离席而去了。

待其人走后,贾琛瞧看不远处贾政有些落寞的面色,也知其人心中定是颇为苦闷,就又劝道:“二老爷也不必为此事烦心什么,这府上除却宝玉,不是还有兰哥儿他们吗?”

贾政闻言,目光也是不由看向不远处坐姿端正,状若个“小夫子”一般的贾兰看了过去。

而贾琛这时也对著一旁面色似有些侷促的贾兰,轻笑道:“要我来看,兰哥儿应也是这府上,今后最有希望读书並且参加科举之人了。

此话一出,不过稚子模样的贾兰小脸也是通红起来,又见自家爷爷贾政投来目光,当即顿了一顿后,就是起身离了椅子,对著贾政,贾琛二人一一恭敬拱了拱手。

虽是因为年龄较小的关係,身材颇为瘦弱矮小了些,但动作却是显得一丝不掛,极为公正。

贾政见了,也是不免有些欣慰,说起来,以前对於自家这个孙子,他倒还真没有对於宝玉关心来得多。

一则宝玉確实天资聪颖,平日里是这府上的掌上明珠,自然也就吸引了眾人大部分的目光与精力。

二则就是贾兰自己,年纪虽小,可却是个“闷葫芦”般的性子,平日里少言寡语,又不像贾环那般惹是生非,大多数时间都是待在族学,又或是家中自己默默读书写字。

看著眼前“小夫子”一般的贾兰,贾琛此时也轻笑问道:“兰哥儿,你最近在学什么?””

贾兰闻言,也是肃起小脸,忙恭敬拱手应道:“在学《孟子》。”

“那“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这一句是为何解?”

这便是考较了。

贾兰稍一顿后,便是应道:“意为一个人只有知道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今后才能有所作为”

“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

“法所禁者,皆不可为也,而义所扬者,皆可为也——”

“法从何处来?什么又叫做“义”?”

听到这话,贾兰小脸也是一证,隨后就是有些曙起来。

“法自天理,纲常来也。义既道德伦理,光明磊落,捨生取义称义,慷慨爱人,为国为民称义.”

贾琛听到这般回答,稍一轻点了点头后,却不置可否,只又问道:“法既自天理,纲常来,所禁者皆不可也。然若君老昏,父残背义又何如?难不成仍要装聋作哑,极力奉承?

若这般做了,自然是合了所谓纲常理法,但却又合乎“义”吗?若不为,岂不又是以臣逆君,以子抗父,犯了纲常大忌?”

此话一出,贾兰站在原地,一时之间也是有些手足无措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