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杀王德化(2/2)

他年约六旬,鬚髮梳理得一丝不苟,油光水滑,穿著一身簇新的絳紫色织金蟒纹貂裘常服,麵皮红润饱满,此刻正眯著眼睛,一脸享受地啜饮著一盅热气腾腾的雪蛤燉官燕。

他是周皇后的生父,凭著女儿一步登天,从苏州一个算命、行医的破落户摇身变为大明国丈,享尽泼天富贵。

“陛下驾到!”殿门外传来太监尖细悠长的传报。

周皇后连忙放下玉箸,起身相迎,眼中带著掩饰不住的关切。

周奎也慢悠悠地放下燉盅,拿起丝帕擦了擦油光光的嘴角,在起身的同时,脸上瞬间堆砌起恰到好处的恭谨笑容。

朱明在王承恩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此时他已穿上厚底云龙纹锦缎靴,但脸色依旧苍白如纸。

尤其是其眉宇间凝结著挥之不去的疲惫和一丝尚未散尽杀伐戾气。

他瞥了一眼桌上琳琅满目的珍饈和笑容可掬的周奎,心中冷笑:这老饕餮,怕是刚从哪个销金窟里剔著牙出来,嗅到宫里的血腥气,便来探风向了。

“臣妾(老臣)恭迎陛下。”周皇后和周奎同时行礼。

“平身,家宴而已,毋需拘礼。”朱明声音沙哑,走到主位坐下。

紧接著他的目光扫过周奎那张红光满面、几乎要溢出油来的胖脸。

“国丈今日容光焕发,看来这京城的『宵小』並未惊扰国丈雅兴。”

周奎笑容可掬,连忙躬身,肥硕的肚腩几乎要顶到桌沿:“托陛下洪福,老朽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

“只是听闻近日京城內外,颇有些鼠辈流窜,谣言惑眾,搅扰得圣心不寧,老朽这心里实在是七上八下,食不甘味!”

他一边说著,一边拿起镶金象牙箸,精准地夹起一片最肥厚的鹿脊肉,送入嘴中,闭目咀嚼。

油脂顺著白的鬍鬚淌下,滴落在华贵的貂裘上,显得无比满足。

“陛下,您是真龙天子,万乘之尊,龙体安康才是社稷之福,至於那些跳樑小丑……”

他放下玉箸,胖脸上挤出恰到好处的愤慨:“自有骆养性、李若璉这些忠肝义胆的国之干臣去料理。”

“陛下您就该放宽心,该用膳时用膳,该安寢时安寢,这天塌不下来。”

“若陛下需要,老朽不才也愿竭尽绵薄,为君分忧!”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紧接著便做出一副痛心疾首、忧国忧民的神色。

下一瞬,他的声音拔高,带著一种刻意表演的悲壮:“值此国家艰难,府库空虚,將士们嗷嗷待哺之际……老朽虽家无恆產,但身为皇亲国戚,深受国恩,自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老朽愿倾尽所有,捐出家中积蓄白银三千两,助朝廷充作军餉,以表老朽一片赤诚报国之心!”

说到“倾尽所有”和“三千两”时,周奎脸上的悲壮更甚,仿佛剜肉剔骨般痛苦。

“三千两?”朱明尚未开口,一旁的周皇后却忍不住失声低呼,美眸中瞬间溢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和深深的羞愤。

她太了解自己这位父亲了!

嘉定伯府这些年倚仗皇亲身份,巧取豪夺,富可敌城,光是京城最繁华地段的铺面就有数十间。

田庄、当铺、船队更是遍布江南!

三千两?

这简直是对朝廷的侮辱,更是对此刻在血火中挣扎的皇帝夫君最恶毒的嘲讽。

看著周奎那张故作慷慨激昂、实则令人作呕的胖脸,以及听到捐献“三千两”的“巨款”后,朱明心中一股莫名的邪火猛地从丹田窜起,直衝顶门。

他几乎要控制不住当场掀翻这满桌的珍饈。

史载,李自成破京后,从这老狗家里搜刮出的现银达五十三万两,还有堆积如山的珍宝古玩、綾罗绸缎,两者合计近百万两之多。

现在他竟有脸在自己面前,用这打发叫子的三千两来装腔作势。

朱明强行压下喉头翻涌的腥甜和掀桌的衝动,脸上却骤然浮现出一丝极其古怪的笑容。

这笑容里的讥誚浓得几乎化为实质,看得周奎心头一寒,以至於肥脸上的笑容都有些掛不住。

“哦?国丈竟有如此拳拳报国之心,愿捐三千两助餉?”朱明的声音平静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海。

“好!甚好!国丈果然是大明柱石,忠君体国的楷模,堪为天下勛戚之表率。”说完朱明抚掌,语气竟带著一丝“嘉许”。

被皇帝这突如其来的“嘉奖”弄得一愣,周奎心头非但没有半分喜悦,反而有股不祥的预感。

他连忙挤出一个谦卑的笑容:“陛下谬讚了,老朽愧不敢当,这不过是……”

朱明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话锋陡然一转:“既然国丈如此忧心国事,心系太仓府库,那明日……就请国丈屈尊亲自去户部衙门坐镇督办。”

“记得带上你府上最精干的帐房先生,替朕好好清点一下太仓的库底,看看这诺大的朝廷,到底还剩下几枚铜钱,也好让国丈的『报国之心』与『倾尽所有』钱財落到实处。”

清点太仓库银?坐镇户部督办?

周奎脸上的笑容如同风乾的面具寸寸龟裂,露出了无法掩饰的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