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儒(2/2)

“想好了。”南宫夜点了点头。

“既是如此,那等到小友加冠之时,便由老夫厚顏来为小友取字吧。”荀子抚了抚须。

“能让夫子为晚辈取字,实乃晚辈之幸也。”

“那小友所求之二是何事?”

“听闻小圣贤庄藏书阁与稷下学宫的藏书阁一样,藏有诸子百家书籍,晚辈想藉此观书。”南宫夜说道。

“观书?小友尚未加冠便已是大宗师修为,尚且如此好学,如若让天下人知道了,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为此蒙羞啊。”

荀子此时看向南宫夜的目光已然是带上了几分欣赏。

“前辈谬讚了,晚辈不过是察觉修为有所停滯,所以想观看百家书籍以求有所感悟,不过是与世人一样,汲汲於名利而已。”

南宫夜自然不是因为修为停滯才想观书的,他的修为一直到半步神游结束都不会有任何瓶颈,剩下的不过是靠时间的水磨工夫。

他之所以想要观书是因为他想从诸子百家的义理之中看看能否有所感悟,他想要以《仙人书》为基础,尝试悟出一种条件没有那么苛刻的长生之法来。

荀子没有在意南宫夜的谦辞,“既然小友有心向学,小圣贤庄自然是欢迎的,我让人安排一处別院与小友和两位姑娘居住,小友只管在小圣贤庄治学便可。”

儒家此时的学风当真是开明,南宫夜本以为自己要多费些口舌,未曾想荀子竟然这么简单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当然,他也是要投桃报李的,“晚辈在儒家的这段时间,儒家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万莫推辞。”

南宫夜看著荀子,神色又有些迟疑,荀子看出了他的迟疑,主动开口,“小友若是还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

“晚辈想言的还是和儒家有关,晚辈冒昧问夫子一句,夫子以为儒家现在的处境如何?”南宫夜说道。

荀子给他如此礼遇,对於儒家今后的处境他也想要稍微说上一说,虽然坑儒在后世的学界爭议颇多,但是焚书却是確有其事的。

这一事件对儒家打击颇深,诸多珍贵古籍典籍也因此失散,这也是南宫夜不愿见到的。

但是南宫夜觉得,以荀子的智慧却又没道理看不出这些,所以他也不好冒然开口。

“小友可是有什么想法,不妨先说说看。”荀子似乎猜到了南宫夜想说什么。

“晚辈曾周游列国,有木秀於山林,凡大风必摧之;有沙土堆出於河岸,故激流流必湍之;凡有行高於人,则眾必非之。”

南宫夜所言,出自三国时期李康的《运命论》,他觉得用来比喻儒家现在的处境再合適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