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要想富,先修路(2/2)

他自己则计划三日后,亲率一名土千户、十名土百户、一千士兵,携民夫与生產工具、粮草等大量物资,奔赴冷水溪。

余下的一名土千户、十五名土百户及一千五百士兵,交由秦良玉和马斗解统领,驻守土司城。

要想富,先修路,马千乘当仁不让领了任务。

午时一到,他便与马刚、马强带著五百士兵、五百民夫,从东门出发,朝著东南方向而去。

三日后,队伍抵达黄水坝,马千乘下令休整。

此地是当地颇具规模的骡马集市,亦是驛道的重要中转站,商贾往来如织,热闹非凡。

从土司府驻地古城坝到黄水坝,六十里驛道相连,马千乘只需命人平整、拓宽路面,工程量较小,因此进展颇为顺利。

然而,从黄水坝至冷水溪的四十里山路,却是另一番景象。

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穿梭於崇山峻岭间,山高林密,溪流纵横交错,修路难度极大。

面对此况,马千乘决定亲自考察地形,探寻修筑便捷通道的良策。

这一想法却遭到谭千户的强烈反对,他主张立即动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接將小路拓宽即可,无需浪费时间勘察。

马刚、马强也隨声附和,认为土司率大队人马隨后就到,时间紧迫,当务之急是加快修路进度。

马千乘却连连摇头,耐心解释道:“做事讲究方法,蛮干只会白费力气。听闻此路穿过密林,沿途儘是悬崖峭壁,若贸然动工,不仅工程量巨大,进度也难以保证。磨刀不误砍柴工,实地考察方能找到最佳方案。”

儘管眾人反对声不断,他仍坚持己见,带著谭千户、马刚、马强,在当地嚮导的引领下踏上小路。

一路上,马千乘不时离开小路,登上附近的制高点,仔细观察周边地形地势,並用纸张认真绘製草图。

谭千户看著他慢悠悠的样子,忍不住抱怨:“这般磨蹭,何时才能到冷水溪?”

在他眼中,这位公子哥儿放著紧迫的修路任务不管,倒有兴致去游山玩水。

马刚、马强也多次劝说,可马千乘始终不为所动。

当一行人前行二十余里,小路开始在悬崖峭壁间盘旋。

望著眼前的陡峭山峰,俯瞰脚下奔腾的河水,谭千户、马刚、马强顿时哑口无言。

若依原路修路,此处必然成为大难题,强行开凿山体,不仅耗费大量人力,工期也会被拉长。

若选择绕路,同样要消耗诸多时间与物资。

四十里山路,眾人走走停停,整整耗费了一天时间,才到达冷水溪。

傍晚时分,马千乘一行抵达冷水溪一处开阔地带。

此处搭建著许多简易房屋,是土司府派出的矿场管理人员、工匠及民夫的临时居所。

矿场总管马江,身为马氏族人,见少主人到来,急忙上前迎接。

几句寒暄后,马千乘见天边霞光未散,便让马江带他前往矿场视察。

约莫一刻钟光景,矿场已映入眼帘。

但见方圆数里之內,草木尽除,灰白岩层与黄色泥土裸露在外。

马氏此前从成都、重庆重金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工匠,总管工匠名叫李明,是位年约四十、满面沧桑的中年汉子。

李明向马公子详细介绍矿场情况。

冷水溪地处武陵山区,其银矿属热液脉型矿床,矿脉多藏於山地岩层之中,且多呈鸡窝状分散分布,目前开採方式以露天开採为主。

马千乘越看越摇头,矿脉如此零散,开採手段这般落后,也难怪石砫土司会被这座矿场拖垮。

幸好,他早就想好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