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不必要的忧虑(1/2)

苏淮退下来之后就没回原位了,而是直接来到刘备和刘表身边笑著赔礼道:“景升公,淮即兴一首抢了仲宣兄风头,没有拂了您面子吧?”

“哈哈哈,吾既召四海英才而来,又岂是小肚鸡肠之辈,汝能突生灵感创下此经典之作,亦是我荆襄之福,吾有何好嫉妒的,一场酒宴何足道哉,若由此便可得一篇精彩诗赋,那吾也愿意宴请苏小友夜夜笙歌。”刘表闻言很有风度地笑了笑。

说著竟要拿最大號的伯雅为他斟酒,要知道刚才刘备相饮的时候也就是中雅的程度,现在还能坐怀不乱完全是因为他用內气给酒精蒸发了,现在给苏淮来上一杯……別说仰仗酒兴作诗了,人估计可能都没了。

“那还是算了,景升公这三爵一般人可承受不起,玄德公自有雅量,留给他就好。”苏淮见此情形赶忙訕笑躲避道,灰溜溜地又跑了回去。

刘表和刘备见状,一时忍俊不禁。

而这边的蒯良见苏淮到来神色不淡定了,语气也是愈发地推崇起来:“子韞之才略学识犹如滔滔江流,远在我等之上,可笑荆襄九郡的豪杰才俊,却无一人有这份胆量。”

“不仅有胆,还兼具文才。”

蒯越也是苦笑,看向苏淮说道。

“我也不想上啊,谁让子柔兄非咄咄逼人呢,唉,你不懂我的寂寞啊。”苏淮故作深沉地长嘆一声。

“我……”

“好了好了,子韞贤弟就別调侃吾兄了,今日你可算是一朝扬名了,改日我等兄弟登门拜访可莫要嫌弃。”见蒯良还颇有吐槽一下的意思,蒯越摇了摇头將自家兄长拉走。

“恭候大驾。”

苏淮看著二人离开的背影,笑盈盈地拱手道。

隨后环顾一眼四周,这才发现醉醺醺的刘表在蔡瑁的搀扶下离席而去,诸人也都一一告退,这场还算热闹的会宴逐渐冷淡下来,陆陆续续有官员和世家家主相互寒暄告辞,司马徽等几位大儒在和刘备见礼一番后,也走过来与他敘说一二,告诉他如果有什么需求可以儘管上门来找,大概还是因为他刚刚的表现过於亮眼。

苏淮闻言也没拒绝,而是欣然答应下来:“那在下便叨扰德操公了。”

言罢,几人也纷纷拱手离开。

而后刘备火急火燎地赶过来忙问道:“子韞,几位大儒找你何事?”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苏淮如实道:“不清楚,应该是让我去找他们,交流探討一下文学政学吧。”

“怕不是如此,我刚刚听人说大儒们见猎心喜,可能要收你为关门弟子传承衣钵……”刘备眉头皱得极深,看上去对此十分的不情愿。

“这不是好事吗?玄德公何故为此发愁?”苏淮眨了眨眼问道,拜大儒为师可是多少人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啊。

“可入大儒门下进修规矩繁琐,万一大儒不肯放人该如何是好。”刘备想起自己不堪回首的求学经歷,那也是整天被卢植约束在门下,偶尔的片刻自由还是他多次逃学逃出来的。

“……”

苏淮无奈,他算是明白刘备的顾虑来自何处了,不就是怕他深受司马徽等人的喜爱,极力阻扰他出游什么的,然后一辈子困在荆襄嘛。

这一点对別人来说或许还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毕竟文化传承不管放在哪个时代都是一件大事,大儒不愿让门下优秀的弟子入世也是正常现象。不过苏淮本就是出仕之身,司马徽等人再怎么不舍也不会强求,这里面还是有很大的弹性空间的,別的不谈,你敢以庇佑之名强行扣留,刘备就敢兵压荆州来要人。

但这还是太偏激了点,假使真是这样,刘备只要让隨行的三位武者中任何一个留下来,足以让大儒们放手。

而像这种私人事情,刘表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还真不能以官方之名介入,否则就是彻底惹毛刘备,双方撕破脸皮开战都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种概率聊胜於无,司马徽等人这么大年纪,主打就是活的通透,更何况苏淮当眾说出那句志不在此,大儒们只要不傻就不会把他当传人培养,顶多就是传授一些研学心得。

於是苏淮也就直截了当对刘备说道:

“玄德公多虑了,我也没想过久留此地,和德操公他们论学见教一番对我来说也只是打发时间而已。”

“哦,那就好。”

刘备长舒一口气,悬著的心总算放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