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张既的新型户籍制度(2/2)

郭嘉心情大好道:“別喊冤了,是公祐一天一天给你翻出来的。”

“不是,我的意思是只有这么多吗?”苏淮摇了摇头,无奈反问道。

“……”

郭嘉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两个时辰后,苏淮活动了一下酸疼的五指,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隨后道:“我搞定了,可以走了吧?”

“不行!”这次是张既抬头喊道。

苏淮闻言有些困惑,张既作为一个顶俩的文臣楷模,一般是不会管他偷奸耍滑的,即便他將所有事务处理完毕,最后到张既手上对方还是会閒得无聊复查一遍,也正因此,张既才是在座之中最了解苏淮的人。

“德容,你还有什么事情?”

苏淮缓缓收敛了笑容,严肃问道。

“这是我在齐国颁布的一些政令,我挑了其中一部分详细写下来了,你帮我看看究竟是出错在哪里?”张既从一叠纸中拿出几张递过来。

苏淮將之接过,隨后回到座位上,开始仔细瀏览,脸色愈发地惊奇起来。

由官府將部分土地按人口分配给农户,田赋抽一半收成交还官府,农户耕作一定年限和缴纳一定税款后,土地可归其名下所有,署名本人,待本人死后,需交还部分土地。

等等,这不就是北魏孝文帝的均田法吗?

除了税款这一条可以买卖土地外,剩下的和均田法也就是赋税值方面的出入了。

不得不说这种方法確实能极大恢復农业生產,而且还能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当然苏淮也不是没想过普及施行,关键这种方法只能在青州用一用,因为青州世家九成以上都没了,土地兼併的现象稍微好点。

而他的屯田令好歹土地所有权一直是归官府的,像均田法这样授权於民,弊端在於最后很难保证土地能全部还回来,一旦被世家搞点黑幕还更糟糕,那基本等同於被抓住命脉。

不过只在齐国施行的话,还真可见成效,短时间內產粮可能比不上平原,但这种增涨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而平原这边的话,就没必要再修改政令了,毕竟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秩序,並且粮食早就超额產出了,足以让一郡百姓这几年吃喝不愁。

下一条下一条……

相似的地方苏淮就直接自动忽略了。

直到翻到最后一张时,苏淮不由地皱起了眉,张既见状凑过来问道:

“这是我改的户籍制度,最近迁徙来的人口有点多,除了流民之外还有东莱郡以及济南国的一些百姓,为了方便落户,我向两郡的官府提议直接不用开具证明了,留下两份户籍和资料算了,以后若是他们想回去也不用上稟官府,那样太麻烦,当然赋税方面的话两地各按各的。”

“这算是自由迁徙吧。”

苏淮听后只觉得头皮发麻。

汉代的户籍制度以编户齐民为主,意在限制人口流动,脱籍的程序繁琐,且没有正当理由官府不予通过,这样既能保证赋税制度的平稳运行,还能有利於维持治下的人口。

而张既的这个政令明显就是允许人口自由流动了,这不就是宋朝的自由迁徙嘛,那还得了,这个时代你对百姓施以恩惠,別人肯定都乐意去你那生存,而脱籍没了限制,可以想像今后齐国人口数剧增,而济南国、东莱郡被掏空的惨状了。

问题是青州本来就是他们的大本营,这么下去六个郡变成了两个郡了……別的不说,田楷现在得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