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借鸡生蛋(1/2)

寒风卷著枯叶,在百户所的院子里打著旋,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无声地催促著什么。

石开站在库房门口,看著里面那三座由麻袋堆成的“盐山”,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玩意儿,是钱,是粮,是能让他那五百亩荒地活过来的甘泉。

但同时,它也是催命的符咒,是悬在头顶的铡刀。

万一被查出来,他无从解释这些盐是哪来的…

城西那片荒地上,赵老蔫带著近百口流民,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挖渠,清地,烧荒,一切都有条不紊。

但那二十石米,在近百张嗷嗷待哺的嘴面前,就像是往火里泼了一瓢水,转瞬就见了底。

石安已经来催过两次了,帐上的银子,连同前几天收的“常例”,又快要光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这个最朴素的道理,如今成了压在石开心头最重的一块石头。

他不能再等了。必须想办法,將这烫手的私盐,变成能填饱肚子的粮食。

自己偷偷卖?风险太大。

大名府是运河重镇,盐梟势力盘根错杂,官府中人也多有牵连。

他一个根基未稳的小小百户,贸然闯进去,怕是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上交官府?更是愚蠢。

功劳是上官的,黑锅是自己的。

说不定还会被当成替罪羊,落得个人財两空的下场。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

借鸡生蛋。

他需要一个“鸡”,一个有官府身份,能替他把这盆“脏水”变成“功劳”的“鸡”。

而他,则要在后面,安安稳稳地把“蛋”捡进自己兜里。

这只“鸡”的人选,石开也早就盘算好了。

大名县衙门,典史,李威。

典史,是县衙里主管缉捕、牢狱的佐官,官阶虽是未入流,却是县令之下,实权在握的“警察头子”。

此人手握一县的治安大权,有权力,有名分,但手底下那帮歪瓜裂枣的皂吏、衙役,对付一下地痞流氓还行,真要和那些刀口舔血的亡命徒硬碰硬,怕是跑得比谁都快。

他有石开需要的“名”,而石开有他需要的“实”。这简直是天作之合。

……

入夜,大名府城南,一家名为“醉仙居”的酒楼。

这里不如冯家楼那般雅致,却胜在热闹,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是打探消息、结交朋友的好去处。

二楼的雅间里,酒菜已经上齐。石开亲自执壶,为对面的一个中年汉子满上了一杯酒。

那汉子约莫三十五六的年纪,一身半旧的青色直身,面庞黝黑,眼角带著几道风霜刻下的细纹。

他虽然穿著文官的袍服,但坐姿却大马金刀,手掌粗大,骨节分明,一看就是个不好惹的练家子。

此人,正是大名县典史,李威。

“李大哥,小弟初来乍到,很多规矩都不懂,以后还望大哥多多提点。”石开举起酒杯,脸上带著热络而谦卑的笑容。

李威哈哈一笑,声音洪亮,震得桌上的杯盘都微微作响:“石老弟太客气了!你我都是在大名府地面上混饭吃的,分什么彼此!令尊石满仓石老哥,当年也是条响噹噹的汉子,咱们两家,算起来也是有渊源的。来,干了!”

两人一碰杯,一饮而尽。

几杯酒下肚,气氛便热络了起来。

石开绝口不提正事,只捡些江湖趣闻、官场軼事来讲,言语间不著痕跡地吹捧著李威的威名,说他如何铁面无私,如何將大名县治理得井井有条,让一眾宵小之辈闻风丧胆。

李威被他捧得通体舒泰,看石开的眼神也愈发亲近。

他本以为这位新上任的百户是个不懂事的膏粱子弟,没想到如此会说话,如此上道。

“石老弟啊,你別光听外面那些人瞎传。”

李威喝得面红耳赤,拍著胸脯说道,“这大名县,看著是太平,可底下,暗流汹涌啊!尤其是这运河上的私盐贩子,一个个都他妈的是亡命徒,凶得很!我手底下就那么几十號人,还都是些欺软怕硬的货色,真要动起真格的,顶个屁用!”

他这话,与其说是抱怨,不如说是在诉苦。

石开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做出一副感同身受的模样,重重地嘆了口气:“大哥说的是啊!小弟我,也正为这事发愁呢!”

“哦?老弟你愁什么?”李威来了兴趣。

“大哥您是知道的,我手底下那十几个弟兄,都是些新招的兵,平日里操练得再好,那也是架子。”

石开脸上露出忧心忡忡的神色,“没见过血,没动过真刀真枪,听闻陕西有民乱,我这帮兄弟要是真到了战场上,就是一群待宰的羊羔子!我这心里,急啊!就想著,能不能找个机会,让他们出去见见血,练练胆子。不然,我这百户的餉银,不都白髮了吗?”

李威闻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练兵之难,他深有体会。

石开见火候差不多了,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所以,小弟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想请大哥给参谋参谋。”

“你说。”

“大哥您刚才也说了,这运河上的盐梟猖獗。他们是贼,是祸害。而我手下有兵,有刀,正愁没地方使。小弟就想著,能不能……让我的兵,帮著大哥您,去剿灭这些盐梟?”

李威的眼睛瞬间眯了起来,端著酒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石开不理会他的反应,继续说道:“大哥您听我说完。这事,由您来主导,您是官,我们是兵。抓到了人,破了案,功劳全是您李大哥的!您把案子上报给县尊徐大人,这是多大的功绩?我呢,不求別的,就想让我手下那帮小子们,有个实打实的练兵机会。”

李威没有说话,只是用那双锐利的眼睛盯著石开,仿佛要看穿他的心底。

石开迎著他的目光,坦然一笑,又拋出了最后的诱饵:“至於剿匪时缴获的那些赃物……大哥您也知道,我那帮兄弟们,都是穷苦出身,跟著我卖命,总得给他们点甜头,让他们有点盼头不是?那些『赏钱』,就全当是大哥您赏给我们兄弟的酒水钱了,您看如何?”

这番话,条理清晰,利弊分明。

李威来主导,拿全部的政治功劳。

石开出人出力,拿全部的经济实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