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开府建制(1/2)
眾人见状,纷纷认同点头,不止是认同他的军策,更是认同打这几个城。
越州、明州,共有十五城,曹轩刚才指出的几座,都是最富庶的区域。
“亲家当真有才,这几县的確更重要,便以此策发兵,诸位谁还有补充?”陈启坊赞道。
曹轩拱手说:“长者称轩大柱便可。”
大柱是曹轩的字,是他父亲在时所取,但一直很少外传。因为曹轩觉得大柱实在太偏向武人了,他之前做官一直在去武人標籤。
见眾人没再开口,陈途安起身拱手,说:“途安还有要说的。”
得陈启坊应允后,他说道:
“如今各各部军制多有混乱,还需明確军制,当建水军、削弱军。
且我等起事至今已有数月,还需开府建制,昭告天下!”
开府建制,是一个新兴势力走向制度化的必经之路,既然陈家不选择裹挟乱民,而是坚守发展,自然是越早建制越好。
建制的事很好解决,只用短短一个多时辰,就確定了框架。
暂时不称王公,开元帅府实行军管制。
但陈启坊这次说什么都不任事,他七十多了经不起折腾,还想再活两年,看一看他陈家结局如何,好下去见祖宗。
並且正式確立,陈家老三陈举礼这一脉为中心,绝了子嗣相爭的后患,推陈举礼为元帅,其他人也纷纷赞同。
元帅府下设三司、兵马司、民政司、提刑司,又有左军师、右宰辅协助管理。
兵马司掌管兵马调动等一切战事,设大將军、军司马二者同秩,分管用兵与后勤、练兵、军报等事务。
元帅陈举礼,命陈途安为大將军、曹轩为军司马。
將女婿和老丈人放在一个被窝,给了陈途安极大权力,相当於元帅府里又搞了个小元帅府。
民政司掌管一切民政,相当於吏部、工部、户部合一。在现在是个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但有地方官员的任命权,后期一定会坐大。
日后陈家起事成功,民政司必然要分割。
民政司司马由陈举业担任、副司马为陈途安推荐的王迢。
提刑司掌管刑罚、检查,在起兵之初对恢復民生非常重要,由陈举孝担任司马,陈家外戚中唯一的举人张常,担任副司马。
如今没什么人才,元帅府左军师亦由曹轩兼任,而右宰辅由陈举仁担任。
草台班子搭好,接下来就轮到了军制改变。
眾人对此颇为头疼,因为除陈途安的万民军外,陈家部队里军头林立,不太好弄。
不过建立水军的事,还是先提上了行程。
水军分为海军、湖军两个不同建制,海军以陈途安的几艘海船为基础,而水军则是以原本镜湖水匪为前身。
两军兵额各暂定五千,但暂时肯定不用这么多兵,因为战船不够。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那些小渔船、商船,虽然也能用,但和朝廷水军打起仗肯定会吃亏。
陆军则一分为三,元帅府元帅亲军殿前军、兵额满万人,其中战兵八千、辅兵两千。
陈途安万民军改为虎賁军,兵额扩张至一万三千人,皆招新兵填充,战兵一万、辅兵三千。
余下一军名为后卫军,兵额只有七千人,做为维护地方、镇压叛乱,补充兵额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