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编织协议,创世伟力(2/2)
比如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这里就是计划第一阶段的起始地点。
物资充沛的小行星带不仅可以作为原材料的供应点,同时还能在计划全面开启之前作为试点,
確保后续改造计划不出任何紕漏,
在人类文明刚刚萌芽时期,人类製作工具最多也就是用敲击的方式,比如石斧石刀。
但隨著文明的发展,这种低级方式开始逐渐被更为高效的冶炼锻打所取代。
到21世纪,3d列印、粉末压制、雷射焊接各种技术层出不穷。
而现在,科尔的技术已经超越了常人所能想像的地步。
不再需要挖掘或爆破。
强力场阵列发生器在奥丁的操控下被激活。
无形的力场精准地刺入一颗颗小行星的核心。
构成小行星的硅酸盐、金属、冰晶,开始从微观层面被剥离。
在力场的作用下,岩石不再是岩石,金属不再是金属,而是被分解为最基础的粒子。
隨后,这些基本粒子流会在电磁约束场的引导下,被输送到预设的物质储备节点。
整个过程高效得近乎完美,
一颗直径数百公里的小行星,在传统文明眼中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开採的资源,但在力场发生器的作用下,数天內便化为纯净的粒子流,
確定方案可行,工程的规模与精度陡然提升。
金星、地星、火星,瞬间被巨大的强力场阵列包裹了整个星球。
高频的强相互作用波被注入地核深处。地慢的硅酸盐、地核的铁镍合金,在力场的精准调控下,其原子核间的强力束缚被瞬间瓦解。
地星上,构成山脉、海洋、城市遗蹟的物质,被分解为最基础的粒子。
巨大的星球,在绝对的力场分解力面前,脆弱得如同沙堡。
其物质形態在短短半年內就被彻底抹去,转化为一条直径数万公里的基础粒子“河”,源源不断匯入建造区。
科尔的核心意识就这么在一艘灵神级战舰中,静静的看著这一切。
早在改造计划开始之前,他就已经对地星上的所有信息进行扫描並备份,同时对上面动植物,
以及500亿人口进行搬迁。
想要执行这计划原先还挺困难的,但谁让他淘汰了大量的星火、殞石以及贝努基战舰。
这些刚刚研发製造出来没多久的战舰,在被淘汰后立刻进行了改造,成为临时移民舰,
隨著地星被拆除,金星也进入到拆解序列,
其浓厚的大气层首先被强大的电磁力场剥离並压缩,其中的碳、氧元素被分离储存。
而更火星,拆解过程则相对“温和”一些。
由於体积不大,其物质被更多地用於建造初期的框架结构和功能单元。
等所有的类地行星都被转换后,奥丁开始对太阳系內的气態巨行星和冰巨星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