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子龙待时机(2/2)
周澈冷然道,“我只是阶下囚而已,没有心思做什么衣服。”
“非也,非也!您和裴太守都是我们暂留在长沙城的客人,总要好好接待,尽一尽地主之谊方可。”
“再说,之前那一套衣服有所损坏,是我们的过失,也很应该赔偿才是!”
刘曜说的不紧不慢,似乎成竹在胸。
长沙城的檄文像是长了翅膀,飞向了武昌、飞向了夷陵,更是越过长江,飞向了洛阳。
其实早在夷陵大火之后的第七天,虎威將军赵云便已经得到快马急报,说是陛下遭遇大败,被火烧连营,还被陆逊所围困。
赵云此时虽然已经年近五旬,远非当年的白袍小將,但薑桂之性老而弥辣,不仅枪法已经入了化境,而且用兵更为老道。
他知道若是此次大败被益州本地派官员得知,恐怕还未安定的內部將会再起波澜,因此严令封锁消息,只遣两名心腹之人快马秘密向远在成都的诸葛丞相报讯。
另外,整顿江州兵马,调集了八千精锐,准备即刻前往夷陵救驾,將刘备从陆逊的重重包围之中营救出来。
但三日之后他的大军尚未整顿完毕,便又接到最新的战报,与战报一起到的,还有刘备的詔令。
詔令所传递的信息令他瞠目结舌,不敢相信!
隨著韩当被斩、潘璋与马忠双双殞命,东吴水军大败,黄权的主力重新回到江南,战局竟然重新恢復了均势。
而让这一切成为现实的发肇者,竟然是他平日里不哼不哈的弟子,在白毦军中任职的牙门將军刘曜。
他的弟子不少,但刘曜给他留下的印象只是出身孤苦,形貌颇为英武,练武也很刻苦,除此之外並无什么出色之处。
作为將领,赵云深知,在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切不仅需要极强的武力、谋略,还得有极好的运气才行,刘曜真有这个本事吗?
刘备的詔令之中更是大大的讚许他忠心为国、早有防范,这才有刘曜今日之胜,让他颇有些摸不著头脑。
但从詔令的口气来看,陛下的心態甚好,与陆逊重新处於相持的阶段,甚至还略占心理优势,便让他放心下来。
刘备还提到刘曜已经率军南下,解决五溪蛮的隱患,接应马良,希望能够实现对陆逊主力的包围。
这可是大迂迴、大包抄啊!
就算是赵云自己,也未必能够提出如此宏伟的战略规划,也许只有诸葛丞相,以及早逝的法孝直能够做到。
在詔令的最后,刘备让赵云根据实际情况,择机进兵,与自己在夷陵会师,共破陆逊。
此时吴將孙桓扼守在天门山,而秭归已经被东吴水师將领李异占领,若是贸然出兵,必然被两股兵力所阻挡。
援救之军很可能会被遭遇顽强抵抗,甚至是夹击,从而陷入持久战,以致於师老无功。
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时机、以何种策略进兵,必须要等候丞相指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