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章 两难(2/2)

羊祜话没说完,直视曹熙,补充道:“还有保住將军孝义之名。”

曹熙心头一震,恍然大悟,原来羊祜力主交换人质,竟是在为他著想。

为什么羊祜一直希望交出司马昭,原来是替他著想。

原本他还在思考,司马昭到底在安什么心,居然指使司藩联繫桓范。

现在整个局面豁然开朗。

如今曹熙不得不面对两难选择。

如果想救出刘怖,他必须用司马昭去作为交换,否则就是不孝。

如果想出城找曹爽,他也要交出司马昭作为交换,否则就是不忠。

所以表面看上去,虽然有选择权,但是无论选择哪一个方法,他都会蒙上污点。

曹熙摇头失笑,古有二桃杀三士,现在也有司马师“一马害二曹”。

晏子向齐景公提议,以“赏赐有功者”为名,赐予三位勇士两个桃子

晏子只是“计功而食桃”,就让这三人竞爭起来,互相陈述自己的功劳,功劳最大的两人可以获得桃子。

规则看似公平,但其实功劳该如何界定?

本来三人关係很好,但既然要比拼,就有取捨和胜负之分,胜败谁都不服气。

最终,三名勇士因为爭抢两个桃子而相继自杀,过程中齐景公和晏子不需要动用任何武力,就成功激发矛盾,消除了潜在政治威胁。

司马师打得一手好算盘,表面上也是给出两个选项,但是无论如何选择,都是政治谋杀曹熙和曹刘氏。

选择交换人质,两人都不能出城,最终还是困死在洛阳。

选择交给司藩,就是弃母不顾,最终是否真的开门也得另说。

在董仲舒独尊儒术后,三纲五常成为金科玉律,不忠、不孝无论在哪朝,都是最严厉的指控,甚至可以终身不入官场。

“桓司农。”曹熙冷冷看著桓范,直让他背脊一寒。“你还有什么瞒著我?”

桓范也寸步不让,“个人荣辱在朝廷大义面前,无足轻重,你如今斤斤计较,陛下知道后会如何成想?大將军知道后,也绝不会怪责你的牺牲。”

“你错了。”曹熙摇摇头,“大魏一直站在我身后,司马师的阴谋诡计不可能得逞,你也不应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曹熙,你这是何意?一句话,司马昭你给还是不给。”

桓范觉得自己快疯了,曹爽怎么选得这个嗣子,油盐不进。

曹熙也不回答,径直取一壶水,尽数泼在司马昭面上。

“司马师自己挖的坑,当然要他弟弟自己亲自选择往哪里跳。”

司马昭悠悠转醒,脚踝剧烈的疼痛让他难以忍受,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受伤。

以往虽然也上战场,但是身边隨时有人保护照料,想稍微磕碰一下都很难。

他挣扎著睁开眼睛先是看到一圈模糊的人影,然后定格在曹熙那张阴沉的脸庞,赫然在目。

略一愣神,他心知不妙,自己竟真成了曹熙阶下囚。

-------------------------

注1:“二桃杀三士”,出自《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认为这三人囂张跋扈,可能危及国家,建议齐景公除掉他们,於是设计以两个桃子让三人论功爭抢,最终三人都因此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