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张粮票的分量(1/2)
“大姐,好了。您看,这些是好的,味道鲜,城里讲究人肯定喜欢。”陈默指著那堆分拣好的菌子说。
农妇仔细看了看,虽然她不完全懂,但好坏分开后,那堆“高档菌”確实看著更顺眼、更“值钱”了。“行,那俺试试。”
陈默趁热打铁:“大姐,光这样放著还不行,得吆喝。我帮您喊两声?”他得让这第一笔“投资”儘快变现。
农妇点点头:“中,你喊吧。”
陈默清了清嗓子,看著街上来往的行人,开始吆喝。
他不能用后世那些哨的词汇,只能紧扣这个时代的需求和认知:
“哎——瞧一瞧看一看嘞!刚下过雨的山里鲜货!顶好的野山菌嘞!”
“燉汤味道鲜得很!营养丰富,老人孩子吃了都好!”
“机会难得,数量不多嘞!晚了可就没了!”
他的吆喝声带著点生涩,但中气十足,加上內容实在,很快吸引了几个挎著菜篮子的妇女围过来。
“啥菌子啊?真那么好?”
一个穿著蓝布罩衫的中年妇女问道,眼神里带著挑剔。
“大姐您看,”陈默拿起一朵品相最好的鸡樅菌,“您摸摸这肉头,多厚实!闻闻这味儿,多鲜灵!这是山里的好东西,平时可不容易採到。拿回去用点猪油一炒,或者燉个鸡汤,那味道,保管您全家都夸!”
他朴实又略带夸张的描述,配合著菌子本身不错的外观,打动了几位主妇。她们互相看了看,低声议论著。
“多少钱一斤?”另一个妇女问。
农妇看向陈默,眼神带著询问。
陈默低声快速说:“原来您卖一堆一毛,现在这好的,分开卖,得贵点。您看……一毛五一斤?或者两毛一斤?看她们诚意。”
农妇心一横,对问价的妇女说:“一毛五一斤!这都是挑出来的尖货,好东西!”
“一毛五?有点贵啊……”妇女犹豫著。这时候猪肉也就七八毛一斤,一毛五一斤菌子確实不便宜。
陈默赶紧接话:“大姐,一分钱一分货!这菌子味道真不一样,您买回去尝尝就知道值不值。您看这多新鲜?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他拿起菌子展示著新鲜度。
最终,在陈默的卖力推销和农妇略显紧张的注视下,第一位妇女买了半斤。
有了开头,后面就容易了。另外两位妇女也各买了三四两。“高档菌”很快卖光了,换来了一小叠毛票,总共八毛三分钱。
农妇攥著钱,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皱纹都舒展开了。她看向陈默的眼神完全不一样了,充满了感激。
“后生,多亏了你!真有两下子!”她一边数钱一边说,“给,说话算话。”
她抓起旁边篮子里的两把薺菜,想了想,又从装钱的旧手帕里,小心翼翼地捻出两张小小的、印著图案和字跡的纸片,连同两毛钱,一起塞到陈默手里。
“拿著,野菜你拿著吃。这两毛钱,还有这两张粮票,算大姐谢你的!省著点用。”
陈默的手心接触到那两张小小的纸片时,心臟猛地一跳。
粮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