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事故(1/2)

联合星轨道空间站,深空探索指挥中心。

恆定的人造光芒下,空气却仿佛凝固了,只剩下设备运行的低沉嗡鸣和操作员们压抑的呼吸声。

巨大的全息星图上,代表“开拓者三號”的蓝色光点最后一次稳定闪烁的位置,被一个刺眼的红色“err: signal lost”(错误:信號丟失)標记所取代。

时间戳凝固在星历5073.09.05,紧隨其后的,是所有与其关联的“星尘”探测器信號集体灰暗下去。

章珩站在指挥台前,双手撑在冰冷的金属檯面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紧盯著那片被標记为“泽塔-7”外围的星域,距离联邦疆域约一百三十光年。几个小时前,那里还只是一个普通甚至略带失望的探索坐標点,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吞噬了联邦探索船和数十名精锐船员的黑洞。

“最后接收到的完整数据包是什么?”章珩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带著一种极力维持的平静。

“报告元首,”深空探索局局长林启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调出一份记录,“是开拓者三號跃迁脱离后的標准状態报告,时间星历5073.09.05 01:47:23 gmt。跃迁引擎冷却正常,相位稳定锚效能评估为『优秀』,未报告任何亚空间精神扰动异常。舰长李锐记录:『开始减速並启动主动传感器扫描』。紧接著…所有量子通讯链路瞬间中断,如同被一把无形的剪刀剪断。我们尝试了所有预设的紧急通讯协议和冗余频段,没有任何回应。其最后部署在泽塔-7区域的『星尘』探测器网络,也在同一时间点集体失联。”

“瞬间中断?集体失联?”章珩重复著这两个词,目光锐利地扫过指挥中心里每一位负责人。“被动监听呢?超空间背景噪音里有没有捕捉到任何异常?哪怕是能量爆发的残响?求救信號?碰撞碎片信號?”

“没有,元首。”负责深空监听阵列的首席技术官摇头,脸上带著困惑,“被动阵列没有捕捉到任何符合爆炸、撞击或大规模能量释放特徵的信號。那片区域的超空间背景噪音…安静得异常。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个结论让指挥中心的气氛更加压抑。一艘联邦探索舰连同几十枚探测器,不可能凭空消失得如此彻底,不留一丝涟漪。

“事故调查组,立即成立!”章珩果断下令,“林启局长牵头,情报部、科学院异常现象研究所、工程部、联邦安全局抽调精锐组成。我要你们动用一切手段,分析开拓者三號失联前传回的所有数据,哪怕是一个字节的传感器背景噪音都不要放过!模擬所有可能的事故场景!”

接下来的日子,联合星轨道船坞內那热火朝天的“星盾计划”建设並未停歇,但一股无形的阴霾笼罩了整个联邦高层。深空探索指挥中心变成了事故调查组的核心枢纽,日夜灯火通明。

调查组的工作堪称高效而严苛。他们调取了开拓者三號从最后一次维护到失联前所有的舰船系统日誌、传感器数据、环境扫描记录、甚至是船员心理评估备份。超级计算机阵列昼夜不停地运行著复杂的模擬程序,试图復现可能导致通讯彻底断绝、舰船瞬间消失的灾难。

最主流的模擬集中在动力系统灾难性故障上。开拓者三號刚刚完成了一次超光速跃迁,其主动力核心和新型的“相位稳定锚”系统都处於高负载后的冷却恢復期。一种可能的推测是,冷却迴路出现微小泄露或材料疲劳,导致高温等离子体意外泄露进入动力舱或关键能源传输管道,引发连锁反应式的大规模熔毁。这种灾难性事故理论上可以在极短时间內摧毁舰船主体结构,並產生足以瞬间烧毁所有通讯设备和外部探测器的强大电磁脉衝(emp)——这可以解释通讯中断和探测器失联。

“我们分析了开拓者三號引擎舱的最后遥测数据,”一位工程部的资深分析师在內部简报会上展示著密密麻麻的图表,“在失联前0.8秒,主动力核心的次级冷却迴路压力有一个极其短暂、幅度微小的异常波动,紧接著是主动力输出功率出现无法解释的、不到0.1秒的轻微抖动,隨后数据流中断。虽然这个抖动幅度本身不足以引发灾难,但如果与某个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与『相位稳定锚』相关的超空间能量残余发生耦合共振…”

“共振导致能量失控?”异常现象研究所的专家皱眉,“理论上有这种可能性,但概率极低。相位稳定锚的设计初衷就是抑制跃迁后的能量涟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