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闷声发財,方是长久之道(求收藏)(2/2)

陈渊冷笑一声。

“看来这望海镇的水,比我想像的,还要再深一些。”

…………

密室之內,那尊布满裂纹的赤阳炉被陈渊隨手搁在一旁,用一块黑布盖了起来。

这笔生意是烫手的山芋,也是送上门的把柄,但陈渊不急。

他如今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他的视线落在身前那口大箱子上,里面是魏和留下的三百多块下品灵石,和一堆散发著阴寒气息的炼器材料。

这是他如今全部的本钱。

可坐吃山空,不是他的风格。

一个稳定的,能够源源不断產生收益,又能完美掩饰自己秘密的营生,才是立足之本。

打打杀杀,那是最后的手段。

闷声发財,才是王道。

炼製法器?

动静太大,也太扎眼。

他一个刚入门的“炼器学徒”,要是隔三差五就拿出成品法器售卖,怕是第二天陆青云就得找上门来“喝茶”。

必须另闢蹊径。

陈渊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望海镇坊市的景象。

来来往往的散修,大多是练气初期的修为,为了几块灵石奔波劳碌,与天爭,与地斗,更要与海斗。

海。

一个字,点醒了陈渊。

他骤然睁开双眼,那枚青色玉符上的【渔感】、【操舟】、【泅渡】等一系列与水相关的莹白词条,在他心头微微一亮。

他最懂的,就是海。

他最熟悉的,就是那些靠海吃海的渔夫和低阶修士,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痛点又在哪里。

一个绝妙的念头,在他脑中成型。

他不做高高在上的法器生意,他要做的是一个完整的渔具、船具体系。从鱼鉤、渔网、浮漂,到船帆、船锚、乃至修补船只的铆钉和木板,他全都要做!

“也不知李小栓,赵四叔他们怎样了……离开也快半年了。”

他甚至动过一个念头,凭著自己对海的理解,將那些散修渔夫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渔帮,效仿之前的模式,逐渐垄断这片海域的低阶產出。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便被他立刻掐灭。

不行,太招摇了。

帮派意味著纷爭与责任,会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他只想安安稳稳地躲在幕后,闷声发財。

他起身走出密室,来到锻造台前。没有动用地火炉,只是燃起了一盆小小的炭火。

他取来一截凡品精铁,以法力包裹著小锤,叮叮噹噹地敲打起来。

精铁在他的锤下,很快被拉成细长的铁条,又被截成数寸长短。他手法嫻熟,將一截截铁条烧红,弯曲,打磨出锋利的倒刺。

转眼间,一排大小、形制各不相同的鱼鉤,便整齐地摆在了檯面上。

这些,只是凡物。真正的点睛之笔,在下一步。

陈渊屏住呼吸,取出一根比绣针还细的刻刀,拈起一枚鱼鉤。他將一丝微弱的水行法力,注入刻刀尖端。

而后,手腕稳定得像一块岩石,在那小小的鱼鉤上,铭刻下了一个极其简化的基础符文——“引灵”。

这是【炼器初解】中最粗浅的法门,作用只有一个,就是让器物对天地间的某种灵气,產生一丝微乎其微的吸引力。

当最后一笔落下,鱼鉤轻轻一颤。一缕若有似无的灵性,在上面流转。

可若是用它去钓鱼,尤其是去钓那些蕴含灵气的海鱼,效果將天差地別。

成了。

陈渊拿起那枚鱼鉤,嘴角翘起。

他给这东西起了个名字——“灵犀鉤”。

而且,这只是开始。

同样的原理,完全可以应用在渔网的铅坠上,让网沉得更快;可以应用在船舵的轴承上,让掌舵更省力;甚至可以將一些耐水的灵木削成薄片,刻上微型“固化”符文,作为修补船只漏水的『灵犀板』。

成本,不过几文钱的凡铁,和一丝法力。

售价,他可以心安理得地开到几十个大钱,甚至一块下品灵石。

这才是真正的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