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陈享智取鲁智辉(2/2)

说罢,陈享起身端起酒杯,敬鲁智辉一杯飞霞液。

“鲁工,来,我敬你一个!”

“谢陈总!”鲁智辉语气平淡但礼貌。

陈享认可鲁智辉当前的选择,没有否定,儘量减少鲁智辉的牴触情绪。

“不过,上次电话后,我一直在思考你提到的『技术路径差异』和『普及化难题』。

说实话,我完全理解你对直升机优势的坚持。

毕竟直升机平台在载荷、续航和抗风性上的优势,对於专业的行业应用目前是难以替代的。

艾梯公司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多年,这也是艾梯公司的优势。”

陈享顿了顿,接著说道:

“但恕我直言,复杂机械结构带来的高成本、低可靠性和维护难题,以及操控的高门槛,註定限制了它在规模化普及应用上的潜力。

动輒大几十万上百万的设备,到底有多少真正需要用它的单位能用得起?

我相信鲁工对这个的认知肯定比我更清楚,对吧?”

陈享说完,盯著鲁智辉。

“这个没错。”

鲁智辉在大疆这两年多的歷练,当然深知陈享说的是事实,他在等陈享继续说。

“技术再先进,如果不能普及,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复杂的操控需要专业飞手长期培训,失误风险高。

机械结构越复杂,潜在的故障点就越多,尤其是在野外、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下,挑战更大,这更限制了它在更广阔场景的应用。”

陈享深入分析著当前直升机的困境。

鲁智辉微微皱眉,放下茶杯,开口道:

“成本和使用门槛確实是行业难题,艾梯航空也在努力优化。

但这涉及整个供应链和平台基础,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掉的。

复杂系统,有它的代价”

鲁智辉承认陈享所说的问题,但將问题归因於技术路径本身。

陈享微微前倾,眼神锐利道:

“鲁工,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呢?

为什么一定要背负『复杂系统』的代价?

多旋翼结构简单,天生具有成本低、易操控、易维护的优势,必將会成为未来的优势。

现在限制它走向工业级的,是飞控的智能性、可靠性和环境適用性还不够!”

陈享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激昂道:

“我们要做的,不是复製大疆或艾梯,而是做多旋翼平台,这是无人机革命!

多旋翼平台是解决『普及化』和『易用性』的核心钥匙,甚至未来可做到全自主智能航行!

它不仅仅能稳定悬停,还能感知环境、理解任务、自主决策、集群协作。

这需要融合更先进的ai算法、多传感器深度耦合、以及你最擅长的工程可靠性设计。

让未来的无人机成本比现在降低90%,操作简单到人们三天可学会,可靠性达到工业標准。

未来的无人机將不再是昂贵的摆设,而是人们手中真正趁手的智能扳手!”

陈享说罢,观察鲁智辉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