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对答如流(2/2)

“萧县丞所问,確是一桩旧闻秘辛,”

林檎刻意放缓了语速,將每一个字都说得清晰而沉稳,与方才的慌乱完全不是一个態度

“窃符救赵之事流传虽广,但其中曲折,知其所以然者却不多。

在下並非想不起来,只是方才在回忆当年家祖与门中长辈谈及此事时,他们所引述的版本略有差异。

因此需仔细分辨究竟哪一段说法更为贴切,更为详尽,以免在眾人眼前有所疏漏,貽笑大方。”

此言一出,不仅是萧何,连主位上的刘邦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

眼前青年的说辞滴水不漏,既解释了之前的迟疑,又暗示了其家学渊源之深厚,就连谈论古事都要考究版本差异。

这番姿態的转变,以及言语间的从容,让在场眾人都微微一怔。

那些原本带著怀疑甚至轻视目光的沛县汉子们,此刻也不由得重新审视起这个年轻人。

萧何眼神中的失望悄然隱去,他微微頷首,做了个“请”的手势:

“哦?如此说来,吾等倒要听之其详,林公子家学渊源,想必对此事有独到之见解。”

主位上的刘邦也饶有兴致地向前倾了倾身子,目光炯炯地看著林檎,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他本就对信陵君推崇备至,此刻听闻有关於信陵君的“秘辛”。

而且还是由一位自称魏国世家子弟的人讲述,自然是兴味盎然。

林檎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著恰到好处的自信。

他的目光从萧何脸上扫过,又看了一眼主位上的刘邦,最后不著痕跡地瞥了一眼角落的樊噲,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世人皆知信陵君窃符救赵,乃是侯嬴先生献策,朱亥壮士椎杀晋鄙。

方使公子魏无忌得以执掌魏国大军挥师北上,解邯郸之围威震天下。

此二人一文一武,一智一勇,皆为信陵君成就大功之左膀右臂,其功绩彪炳史册,毋庸置疑。”

“然则,”林檎话锋一转,声音低沉了下来:

“萧县丞所问窃符之举,若仅凭侯嬴先生之谋、朱亥壮士之勇,我看恐怕亦是难如登天。

毕竟,那兵符乃国之重器,藏於王宫深处,戒备森严,岂是寻常人能够轻易接触到的?

诸位请想,若非侯嬴深知公子有赴死之心,又岂会轻易献出此等九死一生之计?

而此计之关键,便在於信陵君尚有关键之人襄助,而且此人,正是宫中之內应!”

林檎这番开场白,先是肯定了侯嬴和朱亥的功绩,以示对公认史实的尊重。

隨即又巧妙地引出侯嬴献策的背景,再点出窃符的关键在於內应。

故事层层递进,成功地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

无论什么时代,牵涉宫闈秘闻、內应反戈的故事,总是最能引人入胜。

眾人听他语气转变如此熟稔,言辞如此流畅,皆是暗暗称奇。

毕竟前脚被捆的结结实实准备拉出去砍头,后脚就能把一个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其胆识定是世间罕有!

因此原先那些怀疑的目光,也渐渐被好奇与一丝敬佩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