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返回(1/2)
这场原本或许有著其他议题的酒宴,此刻已然彻底被林檎的到来所主导。
沛县眾人心照不宣,如今这便是为这位新近投奔的魏国林氏高士特设的接风洗尘宴。
庭院之中灯火通明,酒爵清脆的碰撞之声不绝於耳。
粗豪的笑语与劝酒声此起彼伏,將沛县一隅的夜色搅得热闹非凡。
眾人推杯换盏,一直喧闹到月上中天,睡意渐浓,才渐渐有了散去的跡象。
席间觥筹交错,气氛热烈。
而刘邦显然对林檎青眼有加,频频亲自为其斟酒。
更是数次拉著林檎的手促膝长谈,言语间的那份亲热与倚重谁都听得出来,丝毫不掩饰其求贤若渴之心。
“子诚贤弟,你此番前来,真乃天助我也!”
咚!
刘邦举碗与林檎重重一碰,酒沫自碗边飞溅。
“我刘季虽只是个小小亭长,却也素来敬佩有真学问,有大本事的人!
子诚贤弟你能不远千里而来,这份情义,我刘季记在心里!”
他的目光旋即扫过席间眾人,朗声道:
“今日我刘季得林贤弟相助,正是如鱼得水,如鸟添翼!
诸位兄弟,日后与林贤弟相处,也当如待我一般不可有丝毫怠慢!”
隨即一饮而尽,高呼痛快。
这番话既是说给林檎听的,也是说给在座的眾人听的。
同时无形中也將林檎的地位给抬高了不少。
此刻刘邦身上那种与不拘小节、坦诚相待的豪爽,不免给林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祖为人,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史书上的记载,从未如此鲜活的在眼前上演。
而沛县创业天团中的其他人,例如萧何、曹参等也轮番向林檎敬酒致意。
如今他们的態度也已不復初见时的审慎与试探,而是多了几分真诚的结交之意。
在这个知识尚以竹简承载,思想传播极为不易的时代。
腹有锦绣,见识不凡之士本就凤毛麟角。
而林檎先前的那番论述以及对史事典故的熟悉,已经彻底征服了这些渴望建功立业的沛县豪杰。
他们或许不通文墨,却深知“有识之士”的分量。
与之交好,百利而无一害。
宴席之间,林檎凭藉著现代九年义务教育打下的那点歷史根基。
辅以之前临时抱佛脚查阅的零星知识,倒也能与这群出身各异的英雄豪杰们侃侃而谈。
偶尔拋出一些现代人思维,似是而非却又引人深思的观点。
例如“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浅显道理,或是“秦法严苛失其度,而民怨沸腾,此乃自取灭亡之道”的论断。
往往能让这些久在乡间,凭著一腔热血行事的草莽英雄们眼前一亮,嘖嘖称奇。
而刘邦更是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还不时对林檎追问细节,与他一同探討。
刘邦虽然出身不高,却有著极其敏锐的政治直觉。
这种不耻下问,从善如流的態度,反而使得林檎有些惊讶。
子时已至,酒阑人散。
刘邦更是亲自將林檎送至一处僻静的院落,显然是特意为林檎安排的居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