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回京(1/2)
会稽,刘诞府邸。
顾琛和四名官员匆匆而来,进了大院,看到院门口的卜天生,道:“卜队主,大王呢?”
“来了圣旨,大王正在接旨。”卜天生给顾琛行礼,恭敬回道。
顾琛道:“难道是关於处置司马百年的旨意?”
“下吏不太清楚。”卜天生回道。
顾琛懂了卜天生的意思,笑道:“观音庙此案,卜队主立了大功,直接便被大王升为亲兵队主,恭喜啊。”
卜天生道:“多蒙大王厚爱。”
顾琛道:“卜队主前途无量啊。”
“司马这话从何说起?”卜天生疑惑道。
顾琛道:“你可知道,在你之前,也有一位担任大王亲兵队主的能人,如今他为剿匪先锋,四处清除匪患,整个东扬州,无人不知道他的威名。”
卜天生道:“司马是说周盘龙周幢主?”
“正是。”顾琛点头。
两人正说著话,刘诞和徐嫻送传旨宦官出门,只听宦官再三道谢,这才离开上马。
这宦官上了马,伸手摸了摸怀里徐嫻给他的钱,这才驾马而去。
顾琛上前,给刘诞行礼。
刘诞让顾琛屋里落座,问道:“顾司马,有何事?”
顾琛道:“大王,虽然主河道已经疏通,但有些田还是不能得水利之便。”
刘诞点点头,道:“刚抄了观音庙和韩免家,所抄钱財,皆可用於水利,顾司马有什么建议,只管说来。”
顾琛道:“此中细处,请水曹掾稟报。”
一旁的水曹掾陈涟之接过话,道:“东扬州五郡,虽都可称七山二水一分田,但细微之处,仍有差別,山阴、山虞,有鑑湖之利,可作圩田,所谓內以围田,外以围水,盖河高而田反在水下,沿堤通斗门,每门疏港以溉田。但像余姚,鄮县、还有临海郡多县,有潮水所泛泥沙,积於岛屿或垫溺盘曲,这样的田,则应沿边河案筑壁或树立桩橛以抵潮泛,田边开沟以注雨潦,旱则灌溉。沙淤之田,或滨大江,或峙中州,四周芦苇駢密以护堤岸,其地润泽,可保丰熟,还有……”
“大王。”顾琛接过话,“陈曹掾的意思,是说各地情形不同,需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形,选择適合的水利方法,若大王应允,我等回去之后,將各地具体情况整理成文书,呈报大王。”
顾琛之所以打断陈涟之,不是陈涟之说得不对,而是陈涟之说得太细了,如果不打断他,他能和刘诞说一天。
但是现在他们的目的,是询问刘诞想不想更进一步的优化会稽水利,只需要总体说一下情况,若刘诞同意,他们再去细细的做方案给刘诞。
刘诞道:“也好,那便劳烦诸位回去,整理成文书报我。还有父皇圣旨已下,司马百年等谋逆之徒,就在会稽斩了,顾司马和部从事及其下各曹议一议行刑之事。”
“是。”顾琛等人领命,退下了。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到了门外,陈涟之道:“顾司马,下吏方才说得不妥吗?”
顾琛笑道:“若论水利田地的专攻,我不如你,只是大王作为一州之主,他或许对其中的细微之处感兴趣,但他更感兴趣的,应该是你说的这几种田各有多少,这项工事需要多少钱,用多少人,能带来多少好处。大王思维敏捷,一点就透,我叫你从细处稟报,是想让你以小见大。”
陈涟之恍然大悟,道:“多谢司马指教。”
顾琛摇头,忽然嘆了口气,道:“为官难啊!”
另一边。
顾琛出门之后,徐嫻进屋,將徐湛之的信呈给刘诞。
夫妻二人一起看了,徐嫻不忿道:“朝中竟然还有部分官员参夫君,简直黑白不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