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志趣相投(2/2)

“哦?哪个学校?”老狼好奇追问道。

“北电。”陈最笑著回答。

“北电?”李建和老狼都有些意外,互相看了一眼。

“导演系?”李建追问了一句,声音带著点探寻。

“对,导演系。”陈最点头。

“导演系?!”老狼这下是真惊讶了,隨即拍了下大腿,笑道,“哈哈!难怪!我说你这歌的画面感怎么那么强,跟放电影似的!镜头感十足!原来是学导演的!这跨界玩得溜啊!”

李建眼中也闪过一丝瞭然:“原来如此。艺术相通,你这导演系的功底,倒是给歌曲注入了不一样的画面敘事感,很独特。”

陈最笑著点头,也没多做解释。

接下去的时间,三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越来越投机。

话题从《安和桥》的创作,自然延伸到陈最在北电的学习,又聊到各自喜欢的电影,电影配乐,再回到当下乐坛的现状,各自欣赏的音乐人。

陈最虽然年轻,但见识谈吐都远超同龄人,对音乐的理解也很有见地,加上他態度谦逊,让李建两人都感觉非常舒服,完全没有前辈架子,像是遇到了难得的知音,颇有些一见如故的味道。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陈最看了看表,起身说道:“两位老师,不好意思,我得去把最后一首唱了。”

“快去快去!正事要紧!我们也想听你继续唱!”老狼挥挥手,笑容爽朗。

陈最回到舞台,这次唱的是《理想三旬》。

情感的投入加之歌曲本身的魅力,依旧贏得了满堂喝彩。

李建与老狼在台下也跟著轻轻打著拍子,听得十分投入。

九点整,陈最唱完最后一首,再次鞠躬下台。

他跟刘仁简单聊了几句,便快步走回角落那桌。

“唱完了?”老狼见他过来,立刻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別在这儿耗著了,饿了吧?我知道家涮肉,老字號,铜锅炭火,味儿正!小陈,一起?咱们边吃边聊?”

陈最只犹豫了一瞬。

北电门禁不严,更重要的是跟这两位前辈聊天很舒服,纯粹是因为音乐投缘,这种氛围让他很享受。

“行!”陈最爽快点头,脸上露出笑容,“能跟两位老师吃饭是我的荣幸。”

“哈哈,什么老师不老师的,聊得来就是朋友!叫我老狼也行,狼哥也行。”老狼一挥手,不由分说地揽住陈最的肩膀,“走走走!”

李建在一旁笑著跟上。

推开“蓝调”厚重的木门,冬夜的寒气瞬间涌了上来。

三人裹紧外套,说笑著走向街边。

老狼熟门熟路地拦了辆计程车。

“师傅,满福涮肉!”

十分钟左右的功夫,车子停在了一家掛著“满福涮肉”牌匾的老店门口。

掀开厚重的帘钻进去,热浪、香气,嘈杂的人声扑面而来。

“老板!还有地儿吗?三位!”老狼熟稔地招呼。

“哟!狼哥!稀客啊!里边儿请!”胖老板热情回应,侧身招呼。

三人被引到最里面靠墙的一张小方桌。

铜锅、炭盆很快上来,麻酱料香气扑鼻。

老狼熟练地点了手切鲜羊肉、羊上脑、蒜这些,一看就是常客。

滚开的清汤里,薄如蝉翼的鲜红羊肉片只轻轻一涮便由红转白。

滚烫鲜嫩的羊肉裹著香浓醇厚的麻酱送入口中,烫得人直哈气,却停不下筷子。

脆甜的蒜更是解腻提味。

“怎么样小陈?没骗你吧?”老狼笑著问,满足地眯著眼。

“味道真不错!”陈最由衷讚嘆,“这肉,这麻酱,绝了!”

李建也笑著点头:“老狼找吃的眼光一向很准。”

几盘肉下肚,炭火烘得人浑身暖洋洋的,气氛更加热络放鬆。

“小陈。”李建放下筷子,看著陈最,“说真的,像你这样,在导演繫念书,还能写出《安和桥》《理想三旬》这种歌,把词曲与演唱的感觉结合得这么好,真的很少见。这种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欲,很难得。”

陈最咽下嘴里的羊肉,擦了擦嘴:“可能就是喜欢琢磨。看电影,看书,看身边的人和事,有些感触就想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音乐是一种,电影是另一种。”

老狼赞同地点头:“对!就是这个理儿!创作嘛,甭管什么形式,能打动人就是好的!你这路子走得对!来,尝尝这羊上脑,更嫩!”

他给陈最夹了一筷子。

“谢谢老师!”陈最连忙道谢。

三人边吃边聊,话题天南海北。

聊起李建写《传奇》时的灵感碎片,聊起老狼当年校园民谣的盛况,也聊起陈最在北电刚拍完的短片作业。

李建分享了他的一些写歌经验,陈最听得津津有味,也虚心请教。

老狼则讲了些演出时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没有刻意的提携,没有功利的邀请,就是三个因为音乐而投缘的人,在冬夜里围著一口沸腾的铜锅,分享著对创作的方法,对生活的理解感悟。

李建的儒雅隨和中带著睿智,老狼的真诚朴实里透著豁达,陈最的沉稳谦逊下藏著对未来的热忱,三人聊得无比投机,笑声不断。

不知不觉,墙上的掛钟已经指向了十一点。

“哟,这么晚了!”老狼看了看表,有些意犹未尽,“小陈,你们学校有门禁吗?”

“北电还好,管得松点,跟宿管大爷打个招呼就行。”陈最答道,也意识到该走了。

“那行,今天就到这儿。”李建站起身,拿起外套,“聊得很开心,小陈。以后有空多聚。”

“一定!今晚太开心了,谢谢两位……嗯,建哥,狼哥!”陈最也连忙起身,称呼自然地亲近了些。

“哈哈,这就对了嘛!什么老师不老师的!”老狼爽朗大笑,用力拍拍陈最的肩膀,“下回有空再聊!保持创作欲望啊,有新歌隨时发给我们听听!等著呢!”

“没问题!”陈最笑著应承。

三人走出热气腾腾的涮肉馆,冬夜的寒气让刚吃饱的身体打了个激灵。

老狼拦了辆计程车。

“小陈,真不用送你?”李建问。

“不用不用。”陈最连忙摆手,“这里离学校不算太远,我走回去就行,正好消消食。建哥,狼哥,你们先走就行。”

“那行,自己当心点。”老狼没再坚持,跟陈最用力握了握手,“今天真高兴!保持联繫!”

李建也伸出手,眼神温和带著期许:“保持创作,陈最。期待你的新作品,无论是歌还是片子。”

“嗯,我会的。建哥再见!狼哥再见!”挥手间,陈最目送两人上了计程车。

车子匯入夜晚的车流,尾灯很快消失在街角。

陈最呼出一口长长的白气,在寒冷的冬夜里迅速消散。

胃里是饱足的暖意,心里则被一种充实的情绪填满。

与两位欣赏的前辈纯粹以歌会友,畅谈音乐与生活的夜晚,带来的愉悦感远超过任何功利性的机会。

他紧了紧外套的领口,转身踏著路灯下自己长长的影子,朝著北电的方向走去。

脚步比平日里轻快许多,冬夜的寒风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刺骨。

今天难得认识两位志趣相投的朋友,心情大好。

至於別的,片子已经交上去,只等评比结果出来就好。

该做的都做了,他相信结果也会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