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祖母支招,大义灭亲(求追读)(2/2)
徐辉祖的府上。
徐辉祖已经奉旨返回了京师。
他现在的心情忐忑不安。
隱隱约约之中,他已经感觉到朱允炆对自己不是那么信任了。
究其根源,是因为他与朱棣有著一层非常特殊的关係。
因为他的姐姐徐妙云嫁给了朱棣。
所以,朱允炆对他不太放心,把他从前方调回京师,
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怕他和朱棣暗中勾结。
徐辉祖刚把一份奏章写完,有侍卫进来向他报告说:“朱允熥求见。”
“你说谁要见我?”徐辉祖感到很意外。
因为他刚回京师,很多人都不知道。
“正是那个吴王,只是他已经被废了。”
“容我亲自迎接。”
徐辉祖出门降阶相迎。
朱允熥施礼:“见过徐將军。”
徐辉祖拉著朱允熥的手,笑道:“虽然我在外地,可是,我已经听说你立了一大功啊。”
“徐將军过奖了。”
两个人携手揽腕进了厅堂,分宾主落座,僕人献茶。
徐辉祖看著朱允熥,问道:“这么晚了,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儿吗?”
朱允熥开门见山:“我是来告诉你,你的两个外甥朱高煦和朱高燧被我给抓了起来。”
“这事儿,我知道。”徐辉祖声音平静。
朱允熥原以为徐辉祖会暴跳如雷,没想到他却十分淡定。
“难道你不怪我吗?”
“你奉旨办事,这件事,又岂能怪你呢?”
闻言,朱允熥暗忖都说徐辉祖是个忠臣,看来所言非虚啊。
“敢问徐將军是什么態度?”
“扣押朱高煦,以绝后患。”
“徐將军为什么这么说呢?”
“自古以来,忠孝难两全。
当初,我父亲为了大明的天下,拼杀了一辈子,如今我袭了我父亲的爵位,我自然要为朝廷尽忠。
朱高煦是一头猛虎,你好不容易把他给抓住了,又怎么能放他走呢?
要知道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
“你真是这么想的吗?他可是你的亲外甥啊。”
“可能你不相信,我正在给陛下写奏章,说的就是这件事儿。”
徐辉祖说著,把那份刚写好的奏章递给了朱允熥。
朱允熥接过来一看,可不嘛,徐辉祖在奏章中竭力劝说朱允炆把朱高煦扣押下来。
朱允熥顿时肃然起敬,心想这才叫大义灭亲呢。
“你大义凛然,令我佩服啊,只是,我猜陛下可能不会听你的。”
“为什么?”
朱允熥端起茶碗,轻轻地吹拂著飘浮在上面的茶叶:“陛下是个十分多疑的人。
他所信者齐泰和黄子澄,其他人在他面前说话,他都要思虑再三。”
徐辉祖听了朱允熥所说的话,沉吟了片刻:“你言之有理。”
就在这时,窗外有一条人影一晃。
“谁?”
朱允熥喊了一声,然后,跳了出去,只见一人骑上一匹马,策马而去。
又是朱高炽?
原来马皇后对朱高炽说,徐辉祖已经回到了京师,让他来找徐辉祖帮忙。
可是,朱高炽心里有点儿不託底,因为他也拿不准舅舅向著谁,所以,他就过来偷听。
没想到,徐辉祖正在和朱允熥在谈话,而且,徐辉祖的態度很明確,他誓死效忠朝廷。
朱允炆的书房。
朱允炆正坐在文案內阅览徐辉祖的奏章。
齐泰垂手伺立在一旁。
朱允炆把那份奏章看完了之后,未置可否,又把那份奏章递给了齐泰。
齐泰用双手接过,仔细观看。
朱允炆问道:“对於徐辉祖在奏章中所奏之事,你是怎么看的呢?”
齐泰沉思了片刻:“微臣以为徐辉祖此人的言行有些乖张,朱高煦和朱高燧是他的亲外甥,他不护著他们,却劝諫陛下把朱高煦扣留下来,这是不符合人性的。”
闻言,朱允炆点了点:“爱卿所言极是。朕也觉得这里面有点儿蹊蹺,是不是朕把他从前方调了回来,他心里有情绪啊?”
“不排除这种可能。
陛下若要重用徐辉祖的话,风险极大,万一他倒向朱棣的怀抱,大明的江山就不属於陛下了。
因此,微臣建议,陛下可以他暗通敌国之罪,把他给抓起来,关进大理寺的监牢。”
朱允炆摇了摇头:“不可。
其一,朝中缺少良將,而徐辉祖是一个难得的將才;
其二,若说他暗通敌国,没有任何证据;
其三,他的父亲徐达为本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朕若平白无故治徐辉祖的罪,势必引起动盪。
先把他困在京师,他在朕的眼皮底下,谅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如果有一天,他露出什么马脚来,朕再治他的罪,也不为迟晚。”
“陛下思虑深远啊。”
朱允炆站起身来,在厅堂內来回走动,缓缓道:“你曾经和朕说过,朱允熥非死不可,
可是,人家第一次抓住了朱高煦,第二次又捉住了朱高燧;
现在就差一个朱高炽没有抓住了。
朕感觉到朱允熥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憨头愣脑的他了,好像是变了个人似的。”
齐泰眨了眨眼睛:“陛下说的是啊,难道说朱允熥已经化茧成蝶了?”
“朕也想不明白,只是传闻他一觉醒来,整个人都变了。”
“难道他是什么星宿下凡?”齐泰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
“有这种说法吗?”
“有啊,当年,刘秀,人家说他是紫薇星下凡;
还有赵光义,都说他是小金龙降世啊。”
“什么?
这两个人都是帝王啊。
如此说来,朱允熥將来也有可能做皇帝?”朱允炆说到这里,声音开始颤抖了起来。
他衝著门外喊了一声:“来人!”
此时,从外面走进两名盔甲武士,施礼:“陛下,请吩咐!”
“去,立即去把朱允熥给朕抓来!”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