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常遇春劫牢,重掌兵权(求追读)(2/2)
如果迟了的话,可能就来不及了。
於是,他当即从校军场上点齐了数千人马,
隨即,他把家里的事向盛庸交代了一番,立即出发。
早上。
朱允炆尚未起床,
有一名侍卫慌慌张张地跑来,向他报告说:
“陛下,大事不好了。”
朱允炆就是一皱眉,问道:“何事惊慌?”
“前方急报!”
那名侍卫用双手把一封战报递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坐在榻上,打开战报一看,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战报上面显示海盗头子陈祖义已经率领一万人马直奔京师而来,距此已不足一百里。
朱允炆冷静了冷静,心想这些海盗真是猖獗,居然打到京师来了。
他们已经劫掠了五十多座城,仍然不满足,看来沿途的州衙府县都被陈祖义嚇破胆了,根本就不敢抵抗。
朱允炆当即下了榻,穿戴整齐。
他对那名侍卫说:“你快去把齐泰喊来!”
“诺!”那名侍卫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朱允文洗漱完毕之后,此时,婢女春荷端著一碗燕窝从外面走了进来:“陛下,请用膳!”
朱允炆摆了摆手:“端下去吧,朕吃不下。”
时间不长,齐泰来了,满头大汗,问道:“陛下,发生了什么事儿?
这么急著找微臣来?”
朱允炆便把那份战报递给了齐泰。
齐泰打开观看,也是大吃了一惊。
他双眉紧皱:“陛下,这似乎有点儿不太合情理呀。”
“为什么?”
“前几日,陈祖义和他的儿子陈士良被常玉春和铁拳他们打得落流水。
此时,他们应该龟缩在自己的船上,怎么敢上岸呢?
而且,他们此次的目的和往常也不一样。
平常,他们是为了攻占城池,然后杀光、烧光、抢光、屠城,干这些事儿,他们主要的目的是掠夺財物,而並不是攻占城池。
但是,这一次,却不同,他们把矛头直指京师。
虽然说那些海盗也很厉害,但是他再厉害,难道有我们朝廷的正规军厉害吗?
再说了,他一万来人就想来攻打京师,这不是蚂蚁撼树吗?”
朱允蚊倒背著双手,在房间里来回直溜:“不管怎么说,既然海盗来了咱们就要认真应对。”
齐泰说:“可以调集铁弦的军队前去迎敌。”
朱允炆又摇了摇头:“铁弦尚在济南,远水解不了近渴。”
齐泰手捻须髯,沉思了片刻:“为今之计,微臣还有一计。”
“你快说!”
“微臣建议,把朱允熥从牢房里释放出来,让他领兵前去迎敌。”
“你是说,让他掌握兵权?”朱允炆神情疑惑。
“是的,可以让他和常遇春一道前去迎敌,不过,在军中设置一个监军。”
朱永炆点了点头,心想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你觉得给他多少人马合適呢?”
“给他一千军士即可。”
“多少?”朱允炆以为自己听错了。
“给他一千人马,再加上常遇春的五百军士,那不就有一千多人马了吗?”
朱允文摇了摇头,道:“你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一千多人马,对,人家一万多人马?
十倍的差距,这怎么能行?”
闻言,齐泰笑了:“陛下,你就是太实在了。
咱们就是要让他去送死啊。
他若是击退了陈祖义的兵马,那是最好。
如果没有击退,他被陈祖义所杀,那咱们不就是借著陈祖义的手除掉了朱允熥吗?
然后,咱们再调集大军迎战陈祖义,也不为迟晚。”
朱允炆听了,神情稍缓:“爱卿,这是上天把你赐给朕的啊。”
齐泰赶紧施礼:“蒙陛下错爱,微臣不得不以死相报。”
朱允炆当即刷了一道圣旨,令齐泰带著到狱中宣读。
齐泰到了大理寺的监牢之中,宣读了圣旨。
那圣旨上大致的意思就是,让朱允熥立即率领一千兵马,再加上常遇春的五百人马前去迎战陈祖义。
常遇春手下的五百人马编制若是不够,人员补齐。
此时,朱允熥的耳边响起了復活亲人系统的声音:【恭喜宿主顺利地完成了此次任务,幸运点加4,当前幸运点为10,可以復活一名亲人。】
朱允熥的心里好一阵激动。
齐泰宣读完圣旨之后,拉著朱允熥的手说:
“吴王,陛下对你十分器重啊,让你重新执掌兵权,对抗海盗。”
朱允熥心想,你们俩合伙,差点儿把我给杀了,现在却说这样的话。
他明明知道齐泰假仁假义,在他的面前演戏,但是,也不必戳穿。
“齐大人,想必是你在陛下的面前抬举我,我才有领兵作战的机会。”
齐泰哈哈一笑:“陛下任命我为兵部尚书,总揽全国的兵马,职责所在,我也不得不如此啊。”
“齐大人为国操劳,为陛下分忧真是一位大大的忠臣啊。”
齐泰摆了摆手道:“吴王说笑了,这些都是我分內的事情。
希望吴王能够马到成功,把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抓住。”
“我想请问陈祖义和陈士良父子,有多少兵力?”
“据说有一万多人马。”
“那么,朝廷给了我多少人马?”
“这——。”齐泰一听,顿了顿,“你是知道的,现在兵马都分散在外地,
京师之中的兵马並不多,而且,还要留下一部分人保卫京师,保卫太皇太后、太后和皇上,
因此,急切之间,调不出那么多的人马。
陛下给了你一千人马,再加上你外祖父常遇春上次率领去的五百人马,共是一千五百人。”
朱允熥冷笑了一声:“陛下让我们领著一千多人,去打人家一万多人马,这合適吗?
我死了是小事,恐怕耽误了国家大事啊。”
齐泰听朱允炆这么一说,脸上也是一阵发烧:“不过,没关係,
你们先去,回头我会调集人马去支援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