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王月悯力諫,水淹燕军(2/2)

那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耿炳文对郭英说:“这场大雨解决了咱们城中的水源问题。”

真定城地势很高,不必担心下雨被淹。

郭英点头道:“得让將士们多准备一些盆、桶、缸什么的,多收集一些雨水,备用,因为真定城地势高,所以,打井很难打出水来。”

他们俩正在厅堂里议事,庭院之中突然传来了一声鹤鸣的声音。

紧接著有一人从那天使的背上跳了下来。

等到那人把雨具摘除,耿炳文和郭英闪目观看,见来的这个人不是朱允熥,却又是谁?

朱允熥进门之后,躬身施礼:“拜见二位老將军!”

这时,耿炳文走到了朱允熥的面前,握住了他的手:“吴王,你这是从何而来?”

朱允熥用手抹去了脸上的雨水:“我来和二位老將军商量用兵方略。”

“你有什么计划吗?”

“今天夜里三更,我们共同夹击朱棣。”朱允熥语气坚定。

“今天夜里就发动攻击吗?可是,外面雨下得这么大!”

朱允熥微微一笑:“战机稍纵即逝,正因为下雨,才是我们用兵的最好时机呀。”

耿炳文看了看郭英,郭英又瞅了瞅耿炳文。

耿炳文问道:“吴王。你这话是何意?”

於是,朱允熥便把自己和常遇春商量好的用兵方案对他们二人讲述了一遍。

二人一听,拍案叫绝。

耿炳文手捻须髯,哈哈大笑:“看来,吴王是要效仿当年的关羽水淹七军啊。

我老了,没有你们的脑子转得快呀。”

耿炳文人称擅守大將,他的一颗心思都用在防守上面,好像从来就没想过要出城主动出击。

“这也並非我一人的谋略,而是,外祖父作战经验丰富,提醒了我。

你们马上布置一下,我还得返回军营。”

耿炳文向朱允熥详细地讲解了自己在真定城中的兵力配备,以及火力的布置。

朱允熥听了,感嘆不已,心想怪不得人家都说耿炳文是一个擅守大將呢,果然有两下子,

要不然朱棣的二十万大军,早把真定城给拿下来了。

朱棣的军营。

朱棣倒背著双手看向帐外,看著这滂沱的大雨,也是一筹莫展。

他原计划自己打不下济南,趁胜率领雄师二十万打算一举將真定城拿下,並可以跨过黄河,直捣京师。

然而,没想到的是耿炳文和郭英坚守此城,免战牌高悬,

无论北军如何挑战,耿炳文就是坚决不出城与他们交战。

无奈之下,朱棣下令猛攻真定城,可是,攻了几次也攻不进去。

二十万大军每天得消耗多少钱粮和马料?

直把朱棣急得满嘴是泡。

他在等待时机:

一是等陈祖义的海盗能够从背后袭击真定;

二是等北元的察罕帖木儿与自己联手进攻真定。

如果察罕帖木儿再率兵十万前来支援自己的话,有30万的兵力,

那么,就可以把真定城给猛攻下来了。

此时,朱高煦从帐外走了进来,施礼:“报告父王,这雨下得太大了,咱们要不要移营?”

朱棣伸出右手来,手心向上,沾了一些雨水,然后,轻轻一弹:“慌什么,雨下得急,去得也急。

移营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呢?

轻易移营容易动摇军心。

那些將士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兵败退军了呢。

还记得当年淝水之战吗?

不就是因为退兵,然后,有人在军中喊『苻坚兵败了!』

苻坚军心大乱。

晋军渡过淝水,一拥而上,將苻坚的百万大军都给打败了。

所以,移营必须要谨慎,而且,现在雨下得这么大,咱们的军营绵延数十里,也不便於传达將令。”

“父王,请给儿臣三万兵力,今天夜里,阿城领著他们连夜攻城,我料城中肯定没有防备,可获全胜!”

大將张玉一听连忙摆手:“二公子不可!咱们不能拿將士们的性命开玩笑,这么大的雨,如果淋了一夜,不要说攻城了,

恐怕至少得病倒过半,

那么,我们岂不是草菅人命吗?”

朱高煦仍然不服气:“正是因为下雨,城中必定没有防备,我们才有机可乘。”

此时,朱能冷笑了一声:“二公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可知道对面坚守真定城的大將是谁吗?”

“不是耿炳文和郭英那两个老糟头子吗?”

“你说对了,耿炳文虽老,但是,耿炳文號称擅守大將,他的拿手好戏就是防守。

你想偷袭他,谈何容易,那可不是开玩笑!”

朱高煦两手一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说咱们二十万大军就在这里,裹足不前吗?

难道耿炳文他们比铁鉉还要厉害吗?”

“若论进攻,耿炳文不如铁鉉;

若论防守铁鉉不如耿炳文啊,他们各有优劣。”

朱棣回到了文案內,坐下了。

此时,他也有点后悔,没把姚广孝给带来。

他让姚广孝和朱高炽留守北平,因为北平是他们的大本营,也非常重要,不容有失啊。

朱棣目光注视著眾人,问道:“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闻言,眾將不住地摇头嘆息,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真是进退两难。

此时,朱高遂从外面跑了进来:“父王,你的信。”

朱棣就是一愣,问道:“谁写来的信?”

“军师姚广孝。”

朱棣的心中更是吃惊,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快把信拿来我看。”

朱棣把那封信打开观看,原来姚广孝在信中写道:

其一,北元未必会和咱们合作,察罕帖木儿至今没有回音,可能有变;

其二,我观察天气,近日真定附近必定会有大雨,请大王將军队转移至高处,以防止南军用水攻。

一句话提醒了朱棣。

朱棣的脸色也变了。

张玉见燕王举止失措,惊问道:“大王发生了什么事儿?”

朱棣把那封信让眾人传阅了一遍。

朱棣的额头上也冒了汗。

他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难道说本王要重蹈于禁的覆辙吗?”

朱高煦就说:“父王,我说得没错吧?

军师和我的观点是一致的,赶快移营。”

“好吧。”

朱棣刚要下达移营的命令,此时,又有一名军士慌慌张张地跑来向朱棣报告道:“大王,大事不好了,滹沱河决了堤,河水由高向下猛灌了下来,

眼看我们的军营就要全部被淹了。”

“什么?”朱棣一听,急得白眼珠子向上一翻,背过气去了。

“大王!”

“父王,你怎么了?”

“赶快抢救大王!”

“快把医官找来!”

“……”

整个军营乱作一团。

朱高煦出帐一看,那河水白浪滔滔,滚滚而下,燕军的將士惊恐不已,

有很多將士和马匹都被河水冲走了。

朱高煦一边命人抢救燕王,一边登上高处,喊道:“大家不要慌,不要乱,隨我上山砍伐树枝,编成竹筏。”

这时,忽听三声炮响,四面八方都来了军队。

正面真定城的耿炳文和郭英率领数万军队从城中杀出,

东边侧翼朱允熥和常遇春率领3500军士从山坡之上冲了下来。

北边王月悯率领5000蒙古骑兵衝杀了过来,

东北方向铁鉉率领数千人马也围攻了过来,正好把朱棣的军队围得水泄不通。

朱高燧看见了王月悯,大声喊道:“你们不要搞错了,我们是燕军。

你们北元的军队和我们不是一伙的吗?

不是应该和我们联合起来,攻打真定吗?”

王月悯也看见了朱高燧。

她抽出长鞭,骂道:“小儿朱高燧,谁和你是一伙的?

姑奶奶今天就要抽你的筋,剥你的皮!”

王月悯说著一鞭子抽了过去。

朱高燧大怒,与她战在一处。

朱高煦登上了高处,骑在战马之上,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慌,不要乱!

隨我杀將出去!”

可是,水火无情,那河水把数万的將士冲跑了,谁还听他的?

经过一夜的激战,朱棣一方损失了两三万的人马。

他率领著残兵败將退回了北平。

朱允熥和耿炳文他们抓获了一万多名俘虏,那死了的也就死了,南军大获全胜,欢欣鼓舞,將士们欢欣鼓舞。

真定之围顿解。

耿炳文意气风发,设宴款待眾人。

他拉住了常遇春和铁鉉的手:“你们是朝廷的栋樑啊。”

常遇春笑道:“老耿啊,你这坚壁清野的政策还不错呀,够朱棣喝一壶的了。”

耿炳文摆了摆手:“我不行了,你是一代战神,铁鉉是后起之秀,我和你们没法比呀,

尤其是朱允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真是一个帅才呀!”

朱允熥赶紧说道:“老將军,你过誉了,我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