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玉壁烽烟(1/2)
眾臣所言余音尚在迴荡,高儼先是沉默一阵,隨后大笑道:
“侍中此言,如拨云见日,使我茅塞顿开!”
高儼的声音斩钉截铁,迴荡在含光殿內:“既是备战之事,便以国策行之!”
卢潜的发言为高儼打开了思路。
虽然限制佛门上利国家、下利百姓,但是面临的最大阻力,便是触动了处於中间这一块的利益。
这部分人可能是勛贵,可能是豪族,也有可能是世家。
他们藉助种种手段对上吸血国家財政,对下剥削平民百姓,是社会的最大毒瘤。
但是高儼身为实际上的掌权者,並不能简单粗暴的直接將他们清除。
因为他们掌握了许多资源及影响力,多到足以绑架一部分国家政策,影响政局走向。
在长期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一套属於社会共识的惯例、规范。
若高儼贸然使用极端手段戳破这个共识,好的话生前勉强压制、死后留下骂名,坏的话手下直接撂挑子不干。
这也是高儼先前有些烦闷的原因。
他从胡太后那里言语中听出反对勒佛之意,当即意识到有人慾与其作对。
或许没有直接反对的胆子,可是暗中使绊子、敷衍了事的胆子不仅有,而且很大!
如今,卢潜之言则给了他一个解决之法——用一个更大的共识压倒原先的共识。
这个共识就是“外敌在侧,国事为先”。
你说佛门护佑国事是吧?
现在周军大兵压境,我正要从佛门取走足以补充抵御周军的钱粮丁口,从而保卫家国不受外敌侵犯。
你说这是褻瀆佛祖是吧?
我不过是將原本捐给佛祖来庇佑国朝的钱財直接用於现实,佛祖慈悲,必然不会在意。
你说这是你的財產是吧?
不好意思,这都是献给佛祖的善款,我要拿来保佑国家的。
而且谁说这是你的財產了?有法律文书吗?
如果还有人试图反抗,直接就是一个“外通敌寇,有碍国事”的帽子扣上去。
让这些中饱私囊之人哑口无言:他们虽然未必是这么想的,但却是这么做的,这个帽子还真没扣错。
高儼对卢潜赞道:“侍中久歷州郡,深知地方积弊之沉疴,洞悉豪强规避之狡獪!此议甚妙,深合我意!”
“殿下谬讚。”卢潜连忙行礼。
高儼回过头来,又道:“张中书令!”
“臣在。”
“即刻擬詔:昭告天下各州郡!周寇压境,国难当头!今清查寺院田產、奴客、钱粮,非为扰佛门清净,亦非夺民之利,实为筹措御周军资、补充卫国丁壮!”
“此举关乎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凡敢有隱匿寺產丁口、阻碍清丈登记者,无论僧俗士庶,其行等同通敌卖国,貽误军机,立斩不赦!財產尽数充公!”
高儼接著补充道:
“若有忠心报国之僧尼者,及时捐献寺產,可酌情不问。”
眾人赞道:“殿下此言大善!”
高儼对著张雕、卢潜道:“张中书令先提勒佛之事,卢侍中出推行之策,我欲以两位为特使,轮流巡抚青、並、冀等州郡,如何?”
“多谢殿下!”两人连忙领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