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除夕(2/2)
在三叔公和他们的家人指引下,两位老人极其郑重地拿起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香炉,小心翼翼地、稳稳地摆放在桌面的正中央。
这个动作,他们做得无比缓慢、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將香炉摆正,在供上第一份祭品,其余的,便由他们的儿女恭敬地代为摆满。
摆好贡品,印尼归来的叶家伯公,一边跟子女介绍祭祀物品的名字,一边面向祖先牌位,用清晰的客家话,缓缓开口:
“叶家先人们......阿达古从印尼回来了,感谢先人保佑,才能让我在印尼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壮大我们叶氏家族......今日,带儿孙回来......叩谢祖宗恩德。”
说到最后,老人已是老泪纵横,语不成调。
每一句话,都像从心底最深处掏出来,不带修饰。
反观另一头的港岛叔公,他就沉稳一些,他没有大声诉说,他只是双手合十,嘴唇无声地蠕动著,听不清具体的话语。
但那湿润泛红的眼眶、微微耸动的肩膀,说明他的心意估计也是一样的。
眼见祭品齐备,担任主祭的三叔公,神情庄重地走到上堂中央。
他先是恭敬地向祖先牌位行了一礼,然后转过身,一左一右轻轻拉住两位刚刚归来的老兄弟的手,將他们带到八仙桌的尾端站定。
他微微侧身,目光扫视过挤满了中堂的族人。
他清了清嗓子,確保声音洪亮,足以传到每一个角落:
“清塘叶家,祭拜先人咯。”
祠堂內瞬间落针可闻,只有烛火燃烧的轻微噼啪声和眾人屏息的静默。
“点香——”三叔公拖长了音调,庄严宣告。
各房各支的代表,肃容上前,从长案上拿起一把香,凑到燃烧著熊熊火焰的大红蜡烛上点燃。
点燃后,他们並不拘泥於形式,隨意而有序地將手中的香分发给身边的族人,不论长幼,不论亲疏。
很快,在场的所有人,手中都擎起了一炷或三炷裊裊升烟的香火。
“举香——”三叔公再次高唱。
所有人,神情肃穆,双手恭敬地將燃著的香举至额前,微微低头,保持著这个姿势,静静等待下一步的指令。
“祭拜——”三叔公的声音带著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隨著这声號令,整个祠堂的人,如同被风吹过的麦浪,整齐而虔诚地弯下腰去。
与其他地方可能规定三次鞠躬不同,炽昌堂叶家的传统鞠躬,蕴含著更深的祈愿自由——你心中有所求,便可向祖先诉说。
鞠躬的次数也隨你的心愿而定,直到你將所有的祈愿都倾诉完毕。
叶兴举著香,他早已想好了祈愿——保佑家人健健康康,让自己可以弥补上一世欠下的愧疚。
就在他正要鞠躬时,喜爸举著香:“先人们,喜模没什么愿望,就是希望叶兴今年可以顺顺利利考个好的大学。”
他念得极其认真,仿佛每一个字都要刻进祖先的心里。
念一遍,深深鞠一躬。
再念一遍,再鞠一躬。
如此反覆,虔诚地鞠了三躬。
紧挨著叶兴的燕姐,双手合十夹著香,同样深深鞠躬,口中念念有词,內容与丈夫惊人地一致。
她也同样鞠了三下,每一次都將腰弯的最低,仿佛这样的恭敬,就能提高叶兴上大学的概率。
叶兴准备鞠躬的动作,不由得停了下来。
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直衝眼眶。
他微微侧头,看到父母在香菸繚绕中的形象,和最后陪伴在自己病床前的形象重叠在一起。
他突然想起,前世刷短视频中的一句话:“如果別人的愿望,不是为自己而许,而是为你,那就用尽全力去珍惜他吧。”
他握紧了手中的香,学著父母的样子,將腰深深地、深深地弯了下去,心中默念:“祖宗保佑,保佑喜爸一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不然,我把你的牌子砸烂。”
喜爸接过家人的香,插到自己的香炉上面。
叶兴深深的吸了口气,调整好情绪,然后下意识地抬头望向上方主祭的位置。
那两位歷经沧桑、漂泊一生的老人,还在鞠躬。
他们应该没有那么多祈愿,所以,他们是有说不完的话。
毕竟,存了半个世纪,要告诉先人们,告诉他们没来得及见最后一面的父母们。
看到这一幕,哪怕天真的孩童也被感染,没有喧闹,没有离开,静静的等著那两位老人。
两位老人盈著泪,带著自己的家人,將香供入香炉。
三叔公早早念完悼词,但他还是等著,作为族中主事,他的香一定是最后供上去的。
等他的香一上,外头早早有人等著,“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
鞭炮响起,不代表仪式结束。
等三叔公供在香炉的那支“主香”燃尽,还要给先人烧財宝。
好在,经过多年的改革,三叔公的那支主香不再是一指粗的那种要燃烧好久的那种,很快就燃尽了。
等“主香”烧完,外面又响起了一串鞭炮。
这串炮响完,大家就可以化財宝了。
围龙屋化財宝的地方,就在天井的四个角,没人分配,但族人还是主动將东边的角,让给了华侨。
虽然华侨的贡品,是族里带的,但那些纸帛却是他们从外地买回来的,好多现在没有见过的物件,什么手机啊,dvd啊,叶兴很想告诉他们,电视没烧,dvd看不了。
但这种恶趣味,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
暖阳落下,点点纸灰隨著烟气,徐徐而升,越过房梁,穿过红瓦,闯过云霄,直达天听。
见族人都將財宝化完,三叔公对著外头扬了扬头,又一串鞭炮响起。
这声炮响,將刚才分散开的族人又重新聚在一起,老老少少,一个不漏。
三叔公两位归乡游子的手,来到主位,问道:“你们还记得最后一句吗?”
两个老人,点了点头。
“那一起吧。”
两个归乡老者重重的点了点头。
三叔公手部动作稍稍用力,然后慢慢的吸气,听到旁边的海外同族的节奏一致后,用尽全部力气唱道:
“炽昌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