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罢了,罢了。(1/2)
朱桂早就知道这一天会来。
作为一个熟知歷史的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从理智上,朱桂其实推演过无数次太子死后带来的利弊。
大哥一死,父皇朱元璋便会失去情感上最大的寄託和政治上最稳固的平衡器。
为了给未来的皇长孙朱允炆铺。
一场针对开国功勋,尤其是太子党羽翼的血腥清洗將无可避免。
而自己那位被骗到琼州的岳父大人蓝玉,作为太子党中最后,也是最强大的一根支柱,必然首当其衝。
若非自己將他提前调离了京城那个风暴眼,此刻的凉国公府,怕是很快就会血流成河了。
从这个角度看,大哥的死,反而让自己的拯救计划,变得名正言顺,天衣无缝。
甚至,大哥的死,对於整个华夏未来的走向,都未必是坏事。
他性情温厚仁德,却也因此失之於软弱。
若他继位,面对那些骄兵悍將和盘根错节的勛贵集团,未必能有父皇那般铁血手腕。
而他死后,歷史上皇位最终会落到四哥朱棣手中。
一个同样雄才大略,甚至开疆拓土之志更胜父皇的马上皇帝。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另一幅画面。
不是史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他亲身经歷过的,带著温度的记忆。
面对那些心思各异的兄弟,除了朱棣外,是太子朱標,这个温厚的大哥,第二个向他伸出了手。
他会拍著自己的肩膀,笑著说:“十三弟,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跟大哥说,大哥给你做主。”
那份不掺杂任何政治算计,纯粹的兄弟之情。
“轰隆!”
天际,一声闷雷炸响。
方才还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时已经乌云密布。
豆大的雨点,毫无徵兆地倾泻而下。
噼里啪啦地打在乾涸的红土地上,激起一片尘土与水雾。
喧囂的工地瞬间变得混乱。
工人们呼喊著,奔跑著,寻找躲雨的地方。
唯有朱桂,依旧站在那片高地上,一动不动。
雨水瞬间浸透了他的衣袍,顺著的面颊滑落。
不知过了多久,头顶的雨水忽然停了。
一把淡青色的油纸伞,在他上方撑开,隔绝了漫天风雨。
朱桂缓缓地转过头,看到了自己的妻子,蓝霞儿。
她就站在他的身后,默默地为他举著伞。
雨水打湿了她的裙摆,几缕秀髮被风吹乱,贴在白皙的脸颊上。
“夫君,我们回去吧。”
她的声音很轻,很柔,仿佛怕惊扰了他。
“夫君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我知道,你是我的天。”
“只要是夫君做的事,就一定是对的。哪怕天下所有人都说你错了,在霞儿这里,你永远都是对的。”
这句话,没有丝毫逻辑可言。
这是一种毫无保留的信任与追隨。
但就是这样一句话,却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朱桂心中的迷惘。
他忽然笑了,笑得释然,笑得畅快。
是啊,自己纠结这些做什么?
自己是一个来自后世,背负著整个华夏文明兴衰使命的穿越者。
自己要面对的,是即將到来的小冰河期。
是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大碰撞,是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在这宏大的命运棋盘上,个人的情感,一时的得失,甚至歷史的轨跡,又算得了什么?
对与错,善与恶,自有后人评说。
而他朱桂,只需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谢谢你,霞儿。”
朱桂伸手,將妻子揽入怀中,紧紧地抱著她。
他將头埋在她的肩窝,深深地吸了一口她发间的清香。
从今天起,他就是规则的制定者!
他抬起头,再次望向那片在风雨中的土地。
眼中的悲伤与迷惘已经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坚定。
太子已死,歷史的车轮已经开始加速。
接下来,就是朱允炆登场。
然后,便是那场席捲整个大明宗室的削藩风暴。
自己,没有时间再多愁善感了。
……
北境,大漠草原。
朔风如刀,捲起漫天沙尘,吹得巨大的黑色王旗猎猎作响。
燕王朱棣的帅帐之內,气氛肃杀。
数名身经百战的悍將,垂手肃立,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主位之上,朱棣身披玄甲,正对著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出神。
他比几年前更加沉稳,也更加威严。
常年征战的生涯,在他脸上刻下了风霜痕跡。
也让他的眼神锐利。
帐外,一名风尘僕僕的信使被亲兵带了进来。
跪地呈上一份来自京城的密信。
朱棣拆开信,目光扫过,他那张素来如冰般的脸,第一次出现了剧烈的波动。
悲伤,是真实不虚的。
在他的所有兄弟中,他最敬佩,就是太子大哥。
大哥朱標是他们所有藩王和父皇之间的一道缓衝。
有大哥在,天塌下来,总有个高个子顶著。
父皇的雷霆之怒,也总会被大哥的温厚春风所化解。
他仿佛能看到,儿时大哥牵著他的手,教他读书写字。
他仿佛能听到,大哥在他出征北平时,语重心长的叮嘱。
那份兄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
可就在这悲伤的洪流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