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来自天朝上国的威压(1/2)

阮主的火枪手们端著二十斤重的火绳枪,跟在象群的后面,成队列缓慢前行。右手的火绳已经点燃,隨时准备架枪射击。

西班牙重型火枪有效射程七十步,不过滑膛枪没有精度,齐射才能发挥威力,越近效果越好,勇猛的龙虾兵甚至有三十步对射排队枪毙的传统。

葡萄牙人没有那么猛,但也懂这个。叮嘱弟子们,火枪对射,谁后打谁占便宜,离对手更近啊。儘量靠近敌人,后发制人。如果敌人更狠一直憋著,那就至少要靠近到五十步再开枪。

阮主的士兵上好弹药,拿著火绳,跟在象兵背后。

是打算让对手先开枪,利用敌人上弹药的空挡,再走几步架枪还击,这样能更近距离地打击敌人,增加杀伤。

他们是葡萄牙人的亲传弟子,这一点被反覆教导过,相当老实听话。

对洋人的火枪战术採取拿来主义这一点,稍笨点的安南人做对了。不像大明,聪明得有点过头。

大明的工匠太聪明,佛山那边的工匠见到洋人火枪后,迅速就仿造出来送到了京城。

没有找洋人师傅传授人家研究了一百多年的战场运用方法,明国將军们自己琢磨,发现这玩意打不准啊。

於是,对重型火枪进行了改造,加上照门、准星、枪托、銃机,然后减轻了重量,不用两个支架,双手就能握持。

嗯,这回打准了,能三十步打鸟,新枪被命名为鸟枪,很准確形象。

然后,这种本来应该用来打鸟的枪就草率地成了我大明的制式火器。

然而——火绳枪轻型化是条邪路。没有足够的火力强度,还没学会洋人火枪和长矛搭配的战法,面对骑兵衝锋就完逑了。

萨尔滸之战,刘綎率一千神机营鸟枪队在阿布达里冈,遭后金骑兵突袭,全员被歼——但凡搭配个几百长矛兵也不会出现这种悲剧。

所以,落后就要学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不能因为现在的洋人贫困落后,连铁锅都造不出来,火药战法还是成吉思汗传过去的,就否定人家在火器方面的长处和战斗经验。

刘子敬没有明人对洋人骨子里的这种傲慢。相反,他因为后世被洋人的软实力无意识中的部分洗脑,对欧洲实力估计相当地料敌从宽。

至少在引进燧发枪和荷兰火枪战术方面,刘子敬是做对了。不然,纯明军装备和战法,在这里对上葡萄牙人的弟子阮主军,恐怕就要吃大亏。

荷兰教官训练出的洪门火枪手一样也懂火枪对射要后发制人,一千火枪手出自李岩手下的闯军百战精锐,训练也比阮朝人刻苦得多。

刘子敬有钱,明国工匠多,枪是自己造的,自己有火药子弹生產线,训练强度可以大幅提高。

阮主势力的製造能力不行,枪是外购的,火药、弹丸生產量少,训练就捨不得用嘛。

埃文手下这一千火枪陆战队,火枪水平世界顶级不说,本身的兵员素质远超对手。因此一个个面无表情,呆若木鸡,敌不动我不动,第一排火枪都早早架好了,就是不开火。

双方的火枪手比谁狠,阮主火枪手完败。眼看大象衝到了离敌人六十步了,开始准备架枪射击了。

偏偏这个时候,象群造反了,掉头往回跑。

阮主的火枪兵大惊,纷纷躲避大象,离大象近的枪都扔了,抱头鼠窜。

本来训练的队形就不是那么严整,这回一下子就没了,火枪手们转身就跑,两翼散开。

埃文一看,己方明军主力后援和炮兵对象兵的攻击有效,敌军火枪兵不能再靠前了,立刻抓住时机,吹响了哨子。

个个排长指挥刀一挥,“开火!”

七排燧发枪火枪手开始了轮流射击。

是的,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燧发枪比火绳枪射击速度快,这十排的標准莫里斯方阵就被埃文调整到了七排,每个排长管的人多了。

隨著训练的增加,士兵熟练度还会提高,火枪兵排数还会相应调整减少。

洪门武装先锋火枪兵一开枪,就形成了连续火力。莫里斯方阵白烟升腾,子弹一排排追著象兵和敌军火枪手的屁股打了过去。

传自荷兰人的先进战术將阮主的火枪手们打蒙了,他们从葡萄牙人那里学的是变异的西班牙大方阵,火枪手分布在长矛阵的四角,火枪打击后,由长矛兵作为衝锋的主力。

实际作战中,只有一半的火枪手能参与射击。

但莫里斯方阵是横向的,火枪手能全员参战,火力密度大大增加。阮主的士兵就不明白了,大家的火枪手数量差不多,怎么他们就能打出这种高强度的连续火力?

这种先进战法即使在欧洲,也没有快速传播,目前只有荷兰人和瑞典人掌握。一次战法的创新,会导致一个国家的军事变得强大,连吃几十年红利。

埃文一直以为,刘子敬找到荷兰人当火枪教官,是因为大员是离济州岛最近的洋人势力,碰巧找到了最高明的师傅。

其实刘子敬先去的澳门,就没找葡萄牙人当火枪教官。刘子敬这妥妥利用的穿越者优势,现在优势就体现在战场上了。

洪门火枪手们从敌军距自己六十步的时候开始射击,一直到敌军跑到一百步外,埃文果断命令停火。

再打下去,杀伤甚小,还耽误友军追击。

中间的两千长矛兵没有闯军精锐的沉稳,敌军象兵衝到距自己六十步的时候差点崩溃,如今敌人跑了,那就不怕了,顺风仗好打啊。

看己方火枪停了,端起长矛,就开始小跑,开始追击。

火枪停了,炮兵可没停。实际上炮兵一直在追著敌军象兵的屁股打。

火枪弹丸主要杀伤敌军的火枪兵和稍后面露出来的长矛兵,打在大象屁股上像挠痒痒。小炮弹打到大象的屁股可就像扎针了,大炮弹更是能將大象打死。

大象玩命狂奔,越跑越快,衝进了后面的长枪阵,眼看敌军前锋就是崩溃的姿態。

这边长矛兵开始追击,负责指挥炮兵的查理博士下令,抬高炮口,延伸射击。

这算土法的步炮协同,炮弹从己方士兵头上飞过,砸向敌阵。

当然不可能像正宗的步炮协同那么精確,適可而止炮兵就要停了。

好在阮主治军算是严格,手下士兵对大象也相对熟悉,没有过於恐惧。

將军们吆五喝六,不断叱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