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拍卖会(完)(2/2)
“书画这东西,尤其是当代无名作者,最是难以估价。”他的同伴分析道,“不像家具、织绣和陶瓷这些,好坏有相对客观的工艺标准。画作的价值,很多时候取决于谁在推,谁在捧,故事讲得好不好。”
其他人很认同点了点头。
有人嘲讽一笑:“你看现在那些所谓的当代艺术新星,不都是这么炒起来的吗?找个评论家写几篇玄之又玄的解读,画廊和资本在背后一轮轮抬价,弄几个天价成交的新闻,身价立刻就上去了。”
大家都是圈里人,对这些事情心照不宣,都低低笑了起来。
真正懂画、爱画的有几个?大多是跟风投资,或者附庸风雅罢了。甚至,很多所谓的当代艺术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充当白手套的角色。
但这次清河古镇和鼎元拍卖行用一元的起拍价,反倒撕下了这层遮羞布,把判断权完全交给了市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倒是干脆!
“不过,这画的确是好啊。我之前在展厅看到了真品。”一位藏家忍不住又感叹了一句,“真不是那种玄乎其玄的东西。”
“感觉比……的还要好。”旁人忍不住含糊说了一个当代名家的名字。
“那你觉得价值多少比较合适?”
书画是专项,很多竞买人其实也不太懂,尤其拍卖行搞个一元的起拍价,更让他们摸不清楚估价了。
“不好说,我也拿不太准。”那人慎重摇了摇头,不太愿意给其他人出主意。但他自己在心里大概估了一下,如果是六位数的话,他是很乐意为此买单的。
如果是名家之作的话,七位数也是可以的。
田思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她微笑着开始介绍,声音清晰地传遍大厅:“或许各位贵宾对这位作者尚感陌生,请允许我稍作介绍。这幅山水立轴的作者,赵鸥波先生,也正是枕梦辋川酒店大堂那幅大型壁画的创作者。”
赵鸥波,鸥波其实是赵孟頫曾经用过的一个号。
此言一出,场内顿时响起一阵恍然的低语。
田思所提到的那幅壁画早已是枕梦辋川的标志,其精湛的笔力、恢弘的布局和高古的气韵,征服了无数到访的宾客,其中不乏艺术界的行家。许多人看向那幅立轴的眼神立刻变得不同。
田思继续道:“此幅山水立轴,虽为纸本设色小品,纵约68厘米,横约35厘米,尺寸不大,但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作者融宋元笔意于一炉,笔墨精妙,意境幽远,堪称其潜心之作。起拍价一元,现在开始竞拍!”
清亮的槌音响起。
有了酒店壁画的背景作为铺垫,加上这极具诱惑力的一元起拍价,竞拍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起初,许多被低价吸引的并不了解书画的普通藏家都纷纷举牌,价格从一元很快被推到了一万、两万,举牌此起彼伏,气氛异常热烈。
五万元以前,举牌的人简直目不暇接,田思都看不过来。
五万之后,人少了一半,但也依然称得上是踊跃。
一些是纯粹因为自己喜欢,一些则是看好那幅壁画以及赵鸥波这人后续的名气,觉得花个十几万买一幅画回去先收着等后续升值也是划算的。
就这样,一元很快就变成了六位数。
到了这个阶段后,举牌速度慢了下来,普通参与者逐渐退出,举牌的大多是精于书画的藏家,还有就是此前在赵孟頫壁画前激动不已的画家老李和他赶过来的的那群艺术家朋友们。
“二十万!”老李率先举牌,索性喊了个高价。
他自己是画家,也经常收一些画作。
而且老李在上完赵孟頫的课之后便有一种直觉,这位赵先生,日后肯定不会是籍籍无名之辈,他如今无名只是因为低调,只要他想,便可以一飞冲天!
所以,老李喊起价来一点都不胆怯。
“二十五万!”他身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画家几乎同时举牌。
老李立刻扭头,瞪着老友:“老张!你跟我抢什么?你那画室都挂满了!”
老张毫不示弱,扶了扶眼镜:“好东西不嫌多!再说了,你的画风偏重彩,这清雅一路的山水挂你那儿才叫不搭调!”
“呸!我这是博采众长!二十六万!”老李立刻跟进。
另一位朋友也加入战团:“行了行了,你们都别吵了,让我得了,我拿回去放在家里好好观摩,三十万!”
他是真的喜欢这幅画,一直在纳闷怎么国内书画界忽然冒出这么一位牛人?
老李气得吹胡子瞪眼:“你们这帮老家伙,说好了一起过来看看,怎么还内讧上了?三十二万!都别跟我抢,这画我第一眼就看上了,跟我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