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秋菊怀孕(1/2)
晚饭的余温还没散尽,四合院的中院就渐渐热闹起来。各家各户的灯陆续亮了,昏黄的光透过窗纸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人影幢幢。刚放下碗筷的邻居们三三两两地往中院走,手里或揣著个小马扎,或拎著把蒲扇,脸上带著点饭后的慵懒,又掺著几分对“全院大会”的好奇。
张昊一家是踩著点来的。他牵著二宝,春桃抱著小宝,夏荷则拉著大宝,秋菊护著丫丫,娘跟在最后头,手里还拿著块给孩子们擦汗的布。跨院到中院不过几步路,一路上碰到不少相熟的邻居,笑著打了招呼。
“张昊,知道开啥会不?”傻柱抱著小石头,凑过来问道,於莉跟在旁边,手里拿著个针线笸箩,看样子是打算边开会边做活。
“不清楚。”张昊摇摇头,“刘光福就说有重要的事,估计不是啥坏事,毕竟现在日子好过多了。”
正说著,二大爷刘海中清了清嗓子,走到院子中央的石桌旁,像模像样地敲了敲桌子:“都静一静,人差不多到齐了,大会开始!”
喧闹声渐渐平息,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石桌旁。一大爷易中海坐在主位上,手里端著个搪瓷缸,脸上带著惯有的沉稳;二大爷站在他旁边,一副隨时准备发言的样子;三大爷阎埠贵则坐在稍远些的石凳上,手里悄悄拨弄著算盘,不知道又在盘算什么。
“今天召集大伙来,没啥別的大事。”一大爷先开了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主要是想跟大伙说两件事。第一件,也是好事,城里的定量供应,总算是全部恢復了!白面、大米、甚至肉票,都按人头足额发了,往后啊,大伙不用再为吃的发愁了!”
院里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欢呼,不少人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这几年的饥荒熬得太苦,能放开肚皮吃饭,是所有人最盼的事。
“这第二件事呢,就有点沉重了。”一大爷话锋一转,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日子是好过了,但院里还有些人家,过得不太容易。就说贾家吧,贾东旭一个人上班挣工资,拿定量,可家里呢?三个大人,俩半大孩子,秦淮茹肚子里还揣著一个,这七张嘴等著吃饭,难处可想而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眾人:“都是一个院住著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我寻思著,能不能大伙搭把手,帮衬贾家一把?不用多,家里有富余的粮票、布票,或者孩子穿小的衣裳,匀给他们点,帮他们熬过这阵子。”
院里静了下来,不少人低下头,小声议论著。贾家的难处,大伙其实都看在眼里,只是各家日子刚缓过来,手里都不宽裕,一时间没人主动开口。
就在这时,秦淮茹突然从人群里走了出来,眼圈红红的,走到院子中央,对著大伙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带著哭腔:“谢谢……谢谢一大爷,谢谢各位街坊……俺家东旭身体不好,乾重活吃力,工资少,家里孩子又多……我这肚子里还有一个,真是……真是快撑不住了……”
她说著,眼泪就掉了下来,肩膀微微耸动,看著格外可怜:“要是不嫌弃,家里有啥用不上的,给俺点就行……等东旭好点了,俺们一定还……”
“哎,秦淮茹,你这是干啥,快起来。”一大爷赶紧让二大爷扶她起来,“都是街坊,帮衬是应该的,说啥还不还的。”
傻柱第一个站出来:“我家还有两斤白面票,回头给你送过去!还有小石头穿小的衣裳,都是乾净的,给你家孩子穿。”
“我家也有两尺布票,给你做件小褂子。”三大妈也跟著说。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应和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张昊站在人群里,听著大伙的议论,心里却泛起一阵嘀咕。贾东旭?他不是应该早就没了吗?按他记忆里的轨跡,贾东旭早就因为工伤去世了,怎么现在还好好的,甚至还在上班?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到来,產生了蝴蝶效应,改变了原本的命运?
这个念头让他有些恍惚。他看了眼站在那里抹眼泪的秦淮茹,又看了看人群中没怎么说话的贾张氏,心里五味杂陈。不管怎么说,贾家確实困难,帮一把是应该的。
“我家也有些孩子穿小的衣裳,回头让春桃收拾出来,给你送过去。”张昊开口说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