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燎原的星图(2/2)
路白讚许地点头:“没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目標,不仅是帮他们装上新系统,更要帮他们培养出能维护、能发展新系统的技术力量!”他顿了顿,语气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沉,“这次出去,也是学习。兄弟厂也有他们的绝活和土办法,取长补短,才能让这套技术真正扎根,遍地开。”
任务紧迫。技术革新科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但目標已不仅仅局限於轧钢厂內部。秦淮茹带领著几个年轻技术员,日夜奋战,將原本存在於图纸、笔记和脑海中的经验,转化为清晰、规范、图文並茂的《晶闸管加热炉自动控温技术手册》和《继电器系统固態化与顺序化改造指南》初稿。王守仁则负责整理故障案例库和应急预案集。
实验室里,傻柱带著人,利用厂里的边角料,搭建了几套小型的、可移动的演示教学装置——一个微缩的加热炉控温系统,一个模擬的继电器控制迴路及其固態化改造模型。他说:“让兄弟厂的师傅们看得见、摸得著,学起来才带劲!”
**临行前夜,路白独自来到实验室。**
秦淮茹还在灯下完善著手册的最后一个章节。柔和的灯光勾勒著她专注的侧影,几缕髮丝垂落额前。她手边,放著那块深褐色的“防护膏”样品,在灯光下泛著温润的光泽。
路白轻轻走近,没有打扰她。他的目光落在她娟秀的字跡上,落在那些凝聚著心血和智慧的图纸上,最后,落在了那块不起眼的防护膏上。他心中一动,想起了西北基地的风沙,想起了秦淮茹信中那句“根在土里,星火在”。
“还在忙?”路白轻声开口。
秦淮茹抬起头,看到路白,露出一丝疲惫但温婉的笑容:“快好了。想把故障排查树状图画得更清晰些,方便现场快速判断。”
“辛苦了。”路白在她对面坐下,拿起那块防护膏样品,在指尖摩挲著,“这东西…跟著我们,从西北到北京,从仓库到车间,现在,又要跟著我们去更远的地方了。”
秦淮茹的目光也落在防护膏上,眼神柔和:“它就像…一个见证者。见证了我们最艰难的时候,也见证了每一次…星火的点燃。”她看向路白,“路厂长,这次推广,您觉得…能成功吗?各厂的情况,肯定比我们预想的更复杂。”
路白將防护膏轻轻放回桌面,目光坚定:“就像这块防护膏,配方或许要根据不同的『水土』调整,但保护『筋骨』、抵御『侵蚀』的核心作用不会变。我们的技术也一样。核心是明確的——用半导体和自动控制替代落后的触点开关和人工经验。至於如何落地生根,开出不同的,那正是我们这次去的意义。”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著外面静謐的厂区和更远处深邃的夜空:
“翻砂车间的炉火,是第一缕星火。”
“粗轧工段的淬火,是锻打出的第一根新筋骨。”
“现在,”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著秦淮茹,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更广阔的天地,“轮到我们,带著这点燃的星火和淬链出的筋骨,去绘製一幅燎原的星图了!”
秦淮茹的心,被路白话语中的豪情和远见深深激盪。她拿起那块防护膏,紧紧握在手心,感受著它微凉的触感和其中蕴含的坚韧力量。她站起身,走到路白身边,与他一同望向窗外无垠的夜空,声音清晰而坚定:
“好!我们去画这幅星图!”
实验室的灯光,如同黑夜中的灯塔,不仅照亮了案头的图纸,更照亮了即將启程的方向。炉火已成,星火已燃,筋骨已立。而属於中国工业自力更生、砥礪前行的燎原征程,正隨著这幅即將展开的星图,步入更深邃、更壮阔的篇章。那紧贴胸口的青丝,仿佛也在无声地诉说著,无论前路多远,根,永远在脚下这片炽热的土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