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继续北上(2/2)

“第一,立即进行战利品分配和部队整编。將所有缴获的武器弹药,优先补充给各支队,特別是刚换装日械的同志要熟悉新武器。粮食药品统一调配。”

“第二,组织精干的小型后勤支队,携带必要工具,负责沿途筹粮、救护和物资管理。”

“第三,吕俊生的特种大队,作为全军先锋,提前一天出发。

任务是:侦察北上路线,摸清辉发河上游渡口情况,探明敦化以南日军封锁线的虚实,並尽一切可能寻找並与第三路军取得联络!”

“第四,主力部队隨后开拔,以支队为单位,梯次行进,保持通讯联络,昼伏夜出,务必隱蔽迅速!”

“同志们!”杨將军的声音在岩洞中迴荡,“鸡冠岭的胜利是转折点,但绝非终点,北上的道路充满艰险,但也是通往更大胜利的希望之路!

我们要让鬼子知道,抗联的旗帜,永远飘扬在白山黑水之间!”

“保证完成任务!”

岩洞军事会议结束后,抗联营地立刻进入了紧张有序的撤离前准备。

战士们不顾疲惫,迅速清理著鸡冠岭战场。

缴获的三八式步枪、歪把子轻机枪、弹药箱、手榴弹、以及鬼子身上搜出的少量乾粮和急救包被集中起来,由后勤人员统一登记造册,然后按需分配下去。

“一连的,过来领子弹!每人先补充五十发!”

“二连的机枪组,这挺新缴的歪把子归你们了,多带几个弹斗!”

“卫生员!卫生员!这边有鬼子的急救包和磺胺粉!”

空气中瀰漫著硝烟和汗水的味道,但更浓的是一种高效运转的紧迫感。

杨將军亲自巡视著各部,检查战利品分配和战士们的状態。

与此同时,在营地一隅,吕俊生正在向特种大队的队员们做最后的任务简报。

五十五名队员整齐列队,虽然军装破损,脸上带著硝烟和疲惫,但眼神锐利,身姿挺拔如松。

“同志们!”吕俊生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队员耳中,“组织的决定已经明確:北上寧安,会师第三路军!而我们,就是全军的眼睛和耳朵,是捅开北上道路的尖刀!”

他展开一张简陋的手绘地图,指著上面標註的路线:“我们的任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艰巨、更漫长。我们要在大部队开拔前一天出发,为全军探路!”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语速快而清晰:

“第一阶段:向东北,穿越龙岗山脉的原始森林。那里几乎没有路,我们要用砍刀和双脚,为后续主力开出一条能通行的隱秘小径,同时评估大部队通过所需的时间和体力消耗。”

“第二阶段:找到辉发河上游合適的渡河点。要选择水流相对平缓、河岸易於隱蔽接近和离开的地段。”

“第三阶段:进入樺甸东部后,要仔细梳理前方区域,摸清所有日偽军据点、巡逻队活动规律,重点是敦化以南的鬼子封锁线,必须找到其薄弱环节。”

“第四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进入寧安境內后,想尽一切办法,寻找第三路军活动的踪跡。”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一张坚毅的面孔:“此次行动,危险性极高。我们孤军深入,远离主力,补给有限,隨时可能遭遇数倍於己的敌人。

但是,我们的情报,直接关係到主力部队一千多號人的生死存亡!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有!”低沉的吼声匯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

“好!”吕俊生点点头,“各小队,立刻进行最后准备!

检查武器、弹药、电台电池、夜视仪、指北针、急救包、五日份的压缩乾粮和食盐!修整半天后,此地集合,准时出发!”

队员们迅速散开,进行最后的装备检查。他们彼此帮忙,整理背包带,检查鞋子的磨损情况,將每一发子弹都仔细擦拭乾净。一种无声的默契在队伍中流淌。

半天后,特种大队五十五名队员,背负著装备,在吕俊生的带领下,向杨靖宇、魏拯民等首长敬礼告別。

“吕队长,全军的安危,就託付给你们了!务必谨慎,保持联络!”杨靖宇紧紧握住吕俊生的手。

“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吕俊生郑重回答。

没有过多的言语,吕俊生转身,一挥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