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歪理(2/2)

这个问题摆在面前,孔丘心知答案。

仙种神裔身居尊贵之位,无人能对其行为加以制约。

因此——

“国家便会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直到那位仙种神裔死去。”

孔丘低声说道。

这个逻辑本不难理解。

但他隨即陷入挣扎之中。

“不……不对,若是仙种神裔偏离正道。”

“自然会有大贤出面劝諫,使之回头是岸。”

他神色痛苦地自语著。

君主有过失,应以忠言相劝。

可是——

“一个『劝』字,真能令君王改过,令天下太平?”

许凌渊微微挑眉。

孔丘沉默了。

即便年仅八岁,他也清楚,这样的设想太过理想。

看到他的神情,许凌渊默默点头。

隨后,他继续开口。

“我再问你一件事——若有一位仙种神裔生下孩子,却因意外流落凡间。”

“这个孩子,是否仍为仙种神裔?”

听闻此言,孔丘回答毫不迟疑。

“当然是!”

仙种神裔的身份源於血脉。

哪怕身在民间,血脉不曾改变。

自然仍是仙种神裔。

“倘若这位仙种神裔的孩子不知自己的身份,在人间与一位农妇成婚並育有子嗣。”

“待將来身份揭晓之时,又该如何处置?”

此话一出,孔丘眼神微缩。

眉头轻轻皱起。

仙种神裔之子,不识自身来歷……竟与农妇诞下后代?

接下来该怎么做?

熟稔礼法的孔丘,立刻想到一个答案。

去母留子。

“那农妇出身庶民,无法与仙种神裔匹配……应处死!”

“至於所生之子,论血统,確为仙种神裔……这……”

孔丘瞬间察觉到问题所在。

这显然难以接受——至少他的良知无法认同!

“所谓周礼,不过是一套『讲礼教、守天理、压抑人慾』的歪理。”

许凌渊最后下了结论。

周礼源自阐教理念。

而元始天尊所倡“明天地之理,定万物之规”的圣道並无差错。

每一位圣人的道,都是完整的——正因此他们方能成圣。

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之间的道统之爭。

关键並非谁对谁错,而是谁更契合当下。

也正因为仅凭言语难辨高下。

大教之间的较量,便以人间为棋盘展开。

胜者,便是更为契合的一方。

但圣道虽无错。

不代表周礼亦无误。

因为圣人可实践己道,凡人却未必能做到。

周礼虽出於阐教。

但在人间,已然变成设下种种束缚、禁錮思想与欲望的歪理。

它確实有助於维持邦周稳定。

事实上,若无许凌渊介入——邦周將延续八百年之久。

为人朝之中存续最久的一个。

阐教也因此得以长久汲取人朝气运。

然而……

一旦邦周內部矛盾积压至极点,迎来礼崩乐坏之日。

那后果,將比此前封神量劫更加难以收拾。

毕竟昔日紂王只是一个人压迫百姓。

而今邦周,却是各个诸侯国內所谓的仙种神裔皆借周礼之名压制万民。

许凌渊並不需要思考那些问题。

他只是静静望著眼前的孔丘。

他的三位弟子,连同原本正在小憩的渊灵,也一同注视著这位凡人。

他们都明白,眼前这个人,正是老师特意布下这般场面所等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