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开科谣(1/2)
“程大人这是要开盘口,赌上一把?”
程墨訕笑两声,左右扫了扫,压低声音:
“下官岂敢?
只是心下揣测,实在难以自抑。
顾大人您慧眼如炬,总能窥见几分端倪吧?譬如…… 卢师?”
顾之江微微摇头,声音低沉却字字清晰:
“卢师之志,岂在一纸状元虚名?
他此番入场,是表態,是坐镇,更是以自身为尺,丈量这新朝取士的诚意与斤两。”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程墨讶异的脸,又道:“至於魁首之名…… 科场之上,从无常胜之理。
文章除却功底,更需临场机变、破题角度,乃至契合上意。
101看书 追书就上 101 看书网,101???????????.??????超讚 全手打无错站
殿下要的是能治世的『新血』,这『新』字,耐人寻味啊。”
程墨听了这话,顿时没了声。
他总算明白,为何自己只混了个礼部小吏,而对方年纪轻轻已是一部尚书。
这觉悟,他不当礼部尚书都屈才了!
这般一想,程墨立马收了杂念,抱著学习的心態,认真问道:
“大人是说…… 殿下更看重经世致用的策论,而非华丽辞藻?”
“心照不宣即可。”
顾之江頷首,目光投向远处奋笔疾书的身影,“你我只需確保此番恩科公平无瑕,不负殿下重託,不负天下士子期许。
至於谁能脱颖而出……”
他意味深长地收了话头,“静待阅卷之日,自有公论。”
两人不再多言,继续巡视。
在两人交谈的不远处,寒门士子黄巢紧锁眉头,额上汗水涔涔。
麦饼早已冷硬,他却浑然不觉,全部心神都浸入了那道经义题中。
这是他唯一鱼跃龙门的机会,笔下的每一个字都需反覆斟酌,既要贴合秦王之言,又盼能写出新意,得遇明主赏识。
时间在墨香与焦灼中悄然流逝。
日头西斜,有士子因体力不支或心神耗尽被衙役搀扶出號舍,引来一阵细微的骚动和同情的目光,旋即又復归沉寂。
长春宫內,林晚听著小太监低声回报贡院大门已闭、秦王车驾返宫的消息,只懒懒地“嗯”了一声,拈起一颗葡萄,浑不在意。
倒是一旁的芍药,竖著耳朵听完,脸上忧色更重了几分。
甘露殿內,秦昊並未如往常般立刻埋首奏摺。
他站在窗前,望著贡院的方向,目光悠远。
陈平静立一旁,只听秦王忽然低声问道:“之江,你说,此番能否选出几个真正堪用的大才?”
“殿下重启科举,唯才是举,天下英才必感念恩德,踊跃报效。
臣相信,必有栋樑之材脱颖而出。”
陈平恭敬的回道。
秦昊微微一笑:“但愿如此。大乾的將来,就在这一笔一划之间了。”
夜幕降临,贡院之內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
无数士子仍在挑灯夜战,或奋笔疾书,或苦思冥想。
三天的角逐,才刚刚开始。
科考进行到第二天,京城里忽然悄悄传起一首短谣。
没人说得清歌谣的源头,只听坊间热热闹闹地传。
有人在城郊河塘捞起一条金鳞鱼,剖开鱼腹时,竟掉出张裹著油纸的绵纸,纸上就写著这几句词。
消息一传开,像长了翅膀似的,没几日,京城里上至王公官吏,下到贩夫走卒,嘴边都能哼上两句:
“秦王开科,天大功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