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关羽配贾诩,刘备兵入长安(求首订求(2/2)
刘备一路跋涉,抵达长安城外。
盖勋引州府文武出城相迎。
由于简雍和徐晃提前入长安拜谒盖勋并宣扬了刘备的名声,盖勋并未因雍州牧被刘备取代而对刘备有成见。
反而对刘备的到来颇为热情。
刘宏驾崩后,盖勋一直因未能入京吊唁而深以为憾,此番被召入朝廷为议郎,也让盖勋有了入洛阳吊唁的机会。
入城后。
盖勋又单独宴请了刘备,并询问洛阳诸事。
“先帝素喜协皇子而不喜辩皇子,如今却是辩皇子继位,刘雍州久在西园军,可知先帝是否留有遗命?”
刘备斟酌了片刻,道:“有,先帝留了份密诏给我。”
盖勋惊道:“真有先帝密诏?可否告知密诏内容?”
原本只是试探问问刘宏是否有遗命,没想到刘备竟然真有刘宏的密诏,这让盖勋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告诉你也无妨。”刘备不动声色,道:“先帝之意,让我在其驾崩之后密护皇子协出奔长安,缮甲厉兵,收合义旅,待得天时,诛锄元恶,翊戴嗣君,以安汉祚。亦许我便宜从事之权。”
盖勋又惊又喜:“协皇子也在军中?”
作为刘宏最信任的外臣之一,盖勋只想报效刘宏知遇之恩,闻知密诏内容,盖勋都想直接提兵入洛阳扶持刘协登基了。
“在或不在,盖议郎又能有何作为呢?”刘备不答反问,静静的看着盖勋。
盖勋愣了愣,随后正色道:“先帝之恩,无以为报。刘雍州既有先帝密诏,我自当助刘雍州收合义旅,诛锄元恶。皇甫嵩在扶风郡有三万精兵,亦可护送协皇子再回洛阳。”
“可惜。密诏如今不在我手。”刘备的话如同冷水一般浇灭了盖勋的热血。
盖勋不由骇然起身:“刘雍州,你此话何意?密诏不在你手,又在何处?”
猛然想到个可能,盖勋脸色大变:“莫非你将陛下的密诏交给何进了?”
“盖议郎,稍安勿躁。”刘备不疾不徐,示意盖勋坐下,道:“密诏若是给了何进,我又岂能活着来到长安?此事另有隐情,且听我细说。”
随后,刘备将劝刘宏设雍州到蹇硕诛杀何进失败等等诸事,选择性的说与盖勋听,最后又叹道:
“若非陛下和协皇子并不完全信我,否则以我当时对西园军的掌控,谁也阻止不了我扶持协皇子登基。”
“无奈之下,我只能向何进妥协,以支持辩皇子为帝换取出任雍州牧的机会,并带走了两千西园兵;唯有我在雍州掌兵,协皇子才能保命。”
听完刘备的叙述,盖勋又气又悔:“竟失此良机,唉——”
良久。
盖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复内心的烦躁,又问:“刘雍州方才说,密诏不在手中,而刘雍州又未将密诏给何进,那密诏如今在何处?”
刘备不假思索:“我给董并州了。”
“董卓?”盖勋再次骇然而起,又急又气:“刘雍州失策矣!董卓为人甚为贪婪,贪婪之人必会危及国家。而今持有密诏,必会引发祸事。”
“盖议郎此言,过于危言耸听。”刘备佯装对董卓不了解,道:“以我观之,董并州为人甚忠。有密诏在手,董并州定会不遗余力的扶持协皇子登基。”
董卓为人甚忠?
盖勋瞪大了眼睛。
你当我第一天认识董卓吗?
他要真的忠心就不会将朝廷的兵马当私兵养了!
不仅不肯将兵权移交给皇甫嵩,还将五千精兵都带去了并州,如此不遵诏令,岂配称之为“忠”?
见盖勋失态,刘备又佯道:“盖议郎,不要对董并州有偏见。想想陛下的遗命是什么?是扶持协皇子登基!眼下董卓有此意愿,难道不正是在对先帝尽忠吗?”
盖勋顿时语噎。
凭过往对董卓的了解,盖勋笃定董卓会生出祸事,可刘备的话也有道理。
董卓在认真奉行密诏,不是忠难道还是奸?
“刘雍州既奉密诏,为何不与董卓一并返回洛阳?”盖勋又问,刘备虽然说得天花乱坠,但放弃密诏来长安始终令人生疑。
刘备佯装无奈:“协皇子都不肯信我,我回去之后又能如何?实不相瞒,我之志向不在洛阳,而在西域。若能效仿班定远威震西域诸国,我愿足矣。”
“只可惜,眼下不仅凉州叛军未平、百姓疾苦尚在,朝廷还在为谁当皇帝彼此相争,着实令人心寒。若非我不为何进所容,这密诏我早给何进了。”
盖勋再次语噎。
是啊,刘备都不被协皇子信任,又如何肯舍命?
低头沉吟片刻,盖勋肃容而道:“协皇子年幼,不能辨识忠奸,情有可原。倘若协皇子奉诏继位,我必劝协皇子善用贤能,用人不疑。不知届时,刘雍州是否还愿为协皇子效命?”
“盖议郎,我虽然敬佩你的忠义,但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刘备亦是肃容:“我是否愿为协皇子效命,不在于我,而在于协皇子。我本可持诏诛贼,如今却要来此苦寒之地,我心甚寒啊。”
“方才我也说了。我之志向不在洛阳而在西域,我既为雍州牧,当以除贼安民为要务。倘若协皇子真能善用贤能,用人不疑,就不要将心思放在我身上。”
效命刘协?除非刘备疯了!
自始至终,刘备的目标就很明确:争当皇帝!
这天下,刘协坐不稳!
与其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篡汉立魏、司马懿洛水放屁、司马昭当街弑君,倒不如刘备效仿光武重开大汉。
刘备想要变法图强,必须当上皇帝。
皇帝变法,那叫祖宗之法不可废之;大臣变法,那叫奸臣自己跳出来了。
盖勋也知刘备受了委屈,遂长叹一声,不再多言。
随后。
盖勋与刘备交割了雍州牧的印绶及文书,便匆匆往洛阳而走。
召盖勋回洛阳的文书到了多日了,只因要与刘备交割,盖勋才会滞留长安。
如今交割完毕,又得知董卓拿了密诏,盖勋着急回洛阳应对变局,也无心再留长安。
“恭喜玄德,如愿以偿。”州牧府内,简雍大步而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