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刘备喜得荀攸,袁绍发疯了(求追订(2/2)

对袁绍这类枭雄而言,不能上桌子吃饭宁肯掀桌子不吃,也不会去忍受被安排在厨房角落吃残根剩饭的羞辱。

【今日我失去的,来日我必会拿回来!】

【董卓、刘备,还有袁氏人带给我的羞辱,我都要十倍、百倍、千倍的还回去。】

袁绍暗暗怒喝。

正行间,又一支骑兵自河内方向而来。

“来者何人!”

最前方背弓持戟、壮如熊虎的骑将,厉声大喝。

袁绍定睛一看,暗暗赞叹:好一个猛士。

随后勒住马匹,徐徐向前拱手:“我乃汝南袁绍,你又是何人?”

“原来你就是袁绍。哼!”却见来人一听袁绍之名,取弓对着袁绍就是一箭。

这一箭快得袁绍都来不及反应,直接就射中了袁绍手中的马鞭,强劲的力道让袁绍握不住马鞭,右手也颤抖不已。

知道此事,颜良文丑才反应过来,纷纷策马护住袁绍,愤怒大喝“贼子敢尔!”

袁绍却是让颜良文丑散开,再次向来者拱手:“壮士好箭法。然而冤有头,债有主。我与壮士素昧平生,不知何时得罪了壮士,还请明言?”

来者喝道:“你还好意思问?你派人让我等原地待命,可为何独让董卓去洛阳?今又明知故问,何其虚伪可恨?”

袁绍心头微惊:“你是何人部下?丁原还是王匡?敢问壮士高姓大名?”

来者昂头大喝:“听好了!我乃前并州刺史、今武猛都尉丁原义子兼主簿,九原吕布吕奉先!”

“原来是丁刺史麾下,这是个误会,且容我与丁刺史一见。”袁绍没有在意吕布的无礼,反而暗生欣喜。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都是何进召来的四方猛士,不能厚此薄彼。

可如今只有刘备和董卓在吃肉喝汤,丁原、王匡等人连汤都喝不上。

又如何会甘心?

吕布见袁绍至始至终都没恼怒,亦不由惊讶,又见袁绍语气凝重,思虑片刻后,便也不再为难,而是将袁绍引至营中。

得知袁绍到来,丁原亦是惊讶。

“司隶校尉不在洛阳,为何亲自来我营中?”丁原语有试探。

袁绍叹了口气:“洛阳忽生变故,宦官杀了大将军。我担心尔等受到波及,遂令尔等原地待命,再觅时机。不曾想刘备忽然联手董卓,里应外合,先诛宦官,后废陛下,又矫诏立陈留王为帝。”

“我虽然反对,但独木难支,就连我叔父也不愿助我,侍郎张锴更是被刘备当殿斩杀,我只能出逃洛阳。如今的我不再是司隶校尉,只是一介丧家之犬罢了。”

袁绍的话半真半假,听得丁原、吕布皆是心惊。

“又是刘备!”

丁原恨得牙痒痒。

麾下猛士张辽、张扬被刘备拐了,而今诛杀宦官的大功劳也被刘备抢了。

吕布愣愣的看向丁原:“义父,大将军死了,那我等岂不是白忙活一趟?”

问的时候,吕布顿感后悔。

晦气,我这义父白认了!

本还想以丁原义子的身份入大将军府,然后再借大将军之力往上爬,结果喊了许久的义父,最终啥好处没捞着。

吕布顿感人生无常,朝野之间都是流氓。

丁原也是恼恨不已。

为了讨何进的欢心,丁原在河内假扮“黑山伯”到处烧杀劫掠,坏事干了一大堆,结果何进就这么死了?

还是被宦官杀的?

屠夫之辈,果然难成大事!

彼其娘也!

丁原满腔怒火无处发泄,也顾不得回答吕布的疑问。

你问我,我问谁去?

见丁原和吕布的怒火都被勾起,袁绍暗喜,也佯装愤愤:“原本大将军说,丁刺史劳苦功高,只要灭了宦官,就可让丁刺史出任执金吾,却不曾想天有不测风云,唉——”

丁原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啊。

执金吾啊,那可是位列九卿!

“可义父现在当不了执金吾了。”吕布的语气有些怨念。

光说有什么用?

何进都死了!

袁绍拿捏了丁原和吕布的反应,恨声道:“执金吾是大将军许给丁刺史的,难道因为董卓和刘备妄行废立,就要让丁刺史忍受这等耻辱吗?”

“我观丁刺史义子骁勇盖世,不如召集兵马,趁刘备和董卓尚未完全掌控洛阳兵马,袭杀二人,救陛下于危难之间。届时别说是执金吾了,位列三公亦无不可!”

话音一落,丁原、吕布皆是眼前一亮。

随后丁原又语气黯淡,道:“我不过数千兵马,如何能袭杀刘备和董卓?”

袁绍怂恿道:“丁刺史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刘备只有两千人马,董卓也只带了三千人马。王匡、桥瑁的兵马也在河内,合诸营兵马,亦有万余人。”

“只要我等兵临洛阳,刘备和董卓为了立威必会出城作战,他们又怕洛阳诸营会反,更不敢全军出阵,五千人能出动一半都算不错了。”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何惧之有?”

听袁绍分析得头头是道,吕布心头也是激荡不已,遂请命道:“孩儿愿助义父击杀董卓、刘备,今后义父便可位列三公,天下莫敢不从。”

丁原也被激起了勇气,纷纷起身:“贼子矫诏废立,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只是我与王匡、桥瑁不熟,还请袁公能代为游说。”

袁绍本就有此意,应声道:“丁刺史放心,我也正有此意。我在河北也多有故旧,待游说王匡、桥瑁后,我会再入河北调集兵马入洛阳,以防刘备、董卓反扑。”

丁原大笑:“若等袁公归来,我儿奉先早就取了刘备董卓首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