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乱世用重典,刘备力改田政(求追订(2/2)

“你傻啊?这都信?刘雍州再仁义难道还能白给这么多钱?那可是千钱!我宁可找庄家借,至少能活命。”

“.”

听着众人的闲聊,刘备也猜到了众人的身份,这些都是前几年因为官吏贪腐不断增加苛捐杂税而弃官田跑去租种豪强私田的佃农。

众人口中的官田也并非是官府的田,而是官府核定纳税的田,契约上属于农户的私田。

贪官污吏们想赚钱,一面通过苛捐杂税让农户不得不借钱谋生,一面又收受豪贼的钱财让这些田在州府的文书上记录为无人耕种的荒田。

如此一来,贪官污吏能吃得脑满肠肥,豪贼成功兼并土地还能获得一批主动来租田的佃户。

刘备在雍州虽然打击了豪贼且又杀了八十多个举兵谋反的,但剩下没有参与谋反的豪贼也只是让其自查纳税并取消奴农的奴籍,并没有过多去考虑这些佃户的利益。

羊毛出在羊身上。

豪贼纳税的钱多了,肯定就得从佃户身上压榨,而被取消奴籍的奴农也只是转变成了佃户继续被压榨。

听了好一阵,刘备也从沉默的倾听者转变为介入者:“你们如今都是佃农而非奴农,难道不知道跟庄家重新谈田租吗?”

一听这话,众人皆笑。

“你这人说话真搞笑。田是庄家的田,田租肯定肯是庄家定啊,我们有什么资格谈?”

“你挺面生的,不是我们这个县的吧?哪家的亲戚?难道你租田种地,还能自己谈田租啊?”

“一看你就是不缺吃喝还读了几本书的,就别信书中那些大道理,刘雍州都没你这般能想。”

“哎,他也是好心,你们也别嘲笑了,就当解个闷了。”

听着众人的嘲笑声,刘备也不生气,佯装昂头得意:“谁说刘雍州没这般想啊?我大姑的儿子的阿姊的就嫁给了州中从事,前几日回家就给我说了,说刘雍州现在是皇叔了,追求不一样了。”

“皇叔近日走访了各地,经常假扮农夫去了解情况,回来后将各地的大户都骂了一顿,说这群人不当人子,佃农是人,不是牛马,怎么能当牛马欺压呢?”

“皇叔准备立个规矩,要求每个大户在收田租的时候都必须保留佃农基本的粮食需求,多余的粮食再三七分成,佃农三,大户七。”

“我大姑的儿子的阿姊就连忙回家告诉我等亲朋,让我不要急着交今年的田租,要等皇叔的规矩定了再交。所以我才来蓝田县,给我几个亲朋传个消息。”

“还有那凡参与州府水利建设者,每月可得千钱的事也是真的,我大姑的儿子就是第一批报名的,赚得可多了!”

“皇叔肯定不会白给钱啊,可皇叔他又不缺钱,他缺的是名,他想留名青史。不论是不许雍州有奴农,还是花钱兴修水利,都是想让雍州没有人饿肚子,今后千秋万年都有人记得皇叔。”

“所以皇叔才会对欺压佃农的大户很生气,他们挡着皇叔青史留名了。皇叔要求名所以花钱,没钱的我们就为皇叔扬名赚皇叔的钱,这么简单的道理,很难懂吗?”

“就好像你要娶妻,我给你当媒人,你是不是得给我钱?那给我多少钱是不是也得谈?你给少了我肯定不愿意啊,可你要是给得多,我肯定给你介绍最好的啊。是不是这个理?”

听着刘备这话糙理不糙的话,众人皆是惊了。

愣了好一阵,才有人急促着气息问道:“你大姑的儿子的阿姊,真的嫁给了州从事?皇叔真要立这规矩?”

刘备佯装得更得意:“你以为我为什么费劲跑来给你们讲啊?因为我大姑的儿子的阿姊说了,那是皇叔怕政令下发后被大户隐瞒造谣,就找人提前宣传这事,一个月五百钱呢!”

“本来我还奇怪,皇叔为什么要花五百钱请人宣传,刚才听你们怀疑‘凡参与州府水利建设者,每月可得千钱’的事是假的,我就明白了,都两个多月了你还还不信,肯定有大户隐瞒造谣。”

面对众人一个个的疑问,刘备全都一一作答。

雍州的政令源头都出自刘备,刘备说有,那就是有。

听着刘备头头是道又有恃无恐,完全不担心会被人揭发,众人虽然依旧有疑虑但也信了大半。

见状,刘备又道:“若是不信,你们找个在县里做事的人打听打听就行了。其他县的县令或许不知道,蓝田令肯定知道,蓝田令可是皇叔最信任的人。”

“我估摸着,政令很快就会下达了,你们可回去给你们的亲朋好友多讲讲,万一皇叔下发的政令是既往不查,那交上去的就拿不回来了。”

话音一落,众人皆是心中惊慌,也顾不得再闲聊了,各自匆匆回家。

不论刘备说的是真是假,对于交了田租就只能借钱活命的佃农而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万一是真的,那就不用借钱了;就算是假的,也没有什么损失。

刘备方才的声音不小,留在不远处的射援也听了个一清二楚。

这种让大户给租户保留基本粮食需求且只能在多余的粮食上分得七成的方式,射援闻所未闻。

“皇叔,若是如此,恐怕会引起大户不满,万一”射援虽然没有说完,但意思却很明确:

大户会反!

刘备冷笑一声,不屑而道:“不满又能如何?而今雍州诸郡,最有权力的是我,最有财力的也是我,最能打的还是我。”

“我有权有钱有兵,我讲的道理,他们必须得听;若是不肯听,那也只能坐看佃户反抗杀大户而后法不责众了。”

射援不由背脊一凉。

坐看佃户反抗杀豪强而后法不责众?

那这大户死了也就白死了。

射援很清楚,刘备不会为了一个死去的大户去杀一群受欺压被迫反抗的佃户,反而会喜闻乐见。

甚至于,带领佃户反抗的都可能是刘备安排的人。

“稍后我会传令州里,速下此令。”刘备敛容道:“不管是佃农、奴婢、游户、流民,只要生长在雍州,就是雍州之民。而今天下纷乱,当用重典,凡雍州之民,都要遵守雍州的法度,大户也不例外。”

射援心头一凛,不敢怠慢,忙道:“谨遵皇叔之命。”

随着州令下达,雍州四郡诸县相继收到了政令,要求诸郡县官吏都要派人下乡宣传农事新政。

这个时期,刚好卡在各郡佃户收获粮食尚未交租之时,虽然有胆小的依旧老老实实的缴纳田租,但胆大的却纷纷抱团抗租。

反正粮食在家里,若有本事就来收。

不仅如此,在农事新政下发第十天后,刘备又让州府又颁发政令。

“州府与雍州自耕农户签订新契,不论收成多寡都会在保证农户基本的粮食需求上,再行征税,征税比例为州府五农户五。”

同时又放出消息。

“州府查得部分豪强勾结官吏侵吞良田伪造田契,近期将会逐步推进核查事务,若有主动配合州府与佃户签订新契者,可视为戴罪立功,既往不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