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刘备图洛阳,贾诩的称帝计(求追订(1/2)

第153章 刘备图洛阳,贾诩的称帝计(求追订求月票)

而在牵招前往长安期间,贾诩亦自陈仓回到了长安。

一听要去洛阳还要回到董卓麾下,贾诩当即惊呼:“皇叔,何人害我?”

刘备顿时脸一黑:“文和,何出此言啊?难道我还会害你?”

许攸自知所献之策会引起贾诩不满,便自请为刘备游说刘祥刘巴父子入关中,并未与刘备同回长安。

低头想了一阵,贾诩打了个哈哈,又向刘备行礼致歉:“原来是皇叔之意,是我方才误会了。”

虽然这么说,但贾诩另有猜测。

贾诩很清楚,刘备的战略重心一直都在雍州,否则当初废立之事结束后就不会返回长安了。

若要留在洛阳,又何必回长安。

结果。

追杀袁术回来后,刘备就改了战略重心。

这要没人献策,贾诩绝对不信。

以贾诩的智慧,其实能看出刘备择雍州为战略中心所面临的困境。

然而对贾诩而言,苟命才是最重要的。

贾诩可以笃定,若刘备以雍州为战略中心,未来三十年雍州都能安稳。

至于三十年后,天下大势会如何发展,贾诩并不关心,因为那个时候大概率已经驾鹤西去。

儿孙自有儿孙福,身后事又何必去顾及?贾诩就跟牙膏一样,挤一点才会出来一点。

而今刘备将战略重心自雍州改为洛阳,贾诩亦能猜到刘备的意图。

然而刘备这个意图,却跟贾诩的趋利避害的人生哲学是相悖的。

昔日为什么要弃董卓而归刘备?

不就是认为跟着董卓去洛阳太危险吗?

而今刘备亦要去洛阳这个是非之地,还要让贾诩暂时回到董卓麾下,以贾诩的生存哲学分析:跑路最安全。

“文和。”刘备温润而笑,只是这笑容看得贾诩有种汗毛竖起来的错觉。

“皇叔,能否换个人?”贾诩还想再争取。

陈仓躺着多舒服啊,何必非得去洛阳跟人斗?

洛阳那都是群什么人?

一个人八百个心眼儿,一堆人都就是八千八万个心眼儿。

要么以武力压得对方没心眼儿,要么以智力让对方不敢胡思乱想。

贾诩没有武力只有智力,可智力是要耗费精神的,贾诩不想耗费精神,只想躺平。

“文和可以举荐,只要能胜任的,我都听文和的。”刘备温润如旧。

刘备麾下虽然猛将是越来越多了,但谋士却只有大小猫几只。

许攸为躲贾诩去了江夏未归,简雍、阎忠、梁衍、杨阔只能处理政务,荀攸还在担任河东太守。

除了贾诩,暂无一人能替刘备谋划。

贾诩亦是不甘心,一连给刘备举荐了十几个雍凉俊杰,刘备都一一记下,然后让陈到将名单给简雍,让简雍去征辟。

不过征辟后的岗位却不是去洛阳的。

“皇叔。”贾诩忽然挺直了腰杆:“我认为此计不妥。董卓此人,多疑成性,尤其是饮酒之后就连牛辅都不信任。我若此时返回洛阳,必受董卓猜疑。”

“我被识破了意图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能影响了皇叔的大计,故而我有上中下三策,可助皇叔执掌洛阳。”

刘备故作惊讶:“文和误会了,我没说要执掌洛阳啊。只是让你暂时回到董卓身边,我这是完璧归赵。”

贾诩肃容道:“皇叔何必欺我?若嫌上中下三策太少,我还有十余策,就算让皇叔登基称帝,亦无不克。”

而在心头,贾诩已经有了定计:先定计引董卓和陛下相争,然后董卓杀陛下和弘农王,皇叔再趁机杀掉董卓;群臣再以“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叔可继位大统”之由请皇叔登基称帝;若皇叔若想换一批大臣,还可借董卓之手将群臣都屠戮一遍。

“咳咳——”刘备连忙让贾诩打住。

登基称帝?

要不要玩这么绝啊!

“文和,不可如此。”刘备安抚贾诩道:“这样吧,文和也不用回董卓身边了。今后暂留长安,等时机到了,就与我一同返回洛阳,如何?”

刘备果断的放弃了让贾诩入洛阳的想法。

万一贾诩为了保命玩太绝,刘备就不好收场了。

贾诩也松了口气,心头暗暗谩骂为刘备献策之人:别让我逮着,不然就算皇叔护着你,我也要吓你一吓。

“愿为皇叔效命!”贾诩长揖一礼,又见刘备不再询问后,又脚步轻快的离去。

因为贾诩不愿去洛阳,刘备无法通过贾诩向董卓献策而寻到入洛阳的机会。

刘备也不会强人所难。

贾诩若愿意,自然最好;贾诩不愿意,刘备会另设他法。

更何况,贾诩方才所言也不无道理。

董卓为人多疑,万一真让贾诩折在洛阳,那损失就太大了。

翻看年号月历,刘备又陷入了沉思。

去年扶刘协为帝后,董卓将光熹改为昭宁,后将昭宁改为永汉,到十二月时,朝廷又下诏,除去光熹、昭宁、永汉三个年号,恢复中平年号。

随后又在次年正月改中平为初平。

如今已是初平元年,二月二十八了。

刘备暂时没寻到良策,遂又带上黄忠、陈到等人出城打猎。

目前雍州军八校尉都有正职,刘备暂时又没扩军之意,就没单独让黄忠统兵,只以黄忠为随从身份常在左右听命。

黄忠亦不嫌弃。

刚来长安,多与刘备相处亦能增加彼此了解。

刘备治理雍州也快一年了。

雍州的变化也极大,尤其是引南阳士民入关中后,为关中增加了三万户,且这个数字还在伴随南阳士民不断入关而增加。

刘备大破袁术,让南阳士民认可了关中的安稳,不少南阳士民蜂拥而至。

而袁术因为兵败而在南阳大肆收刮钱财青壮,也让南阳士民避祸关中的念头更重了。

“嗖——”

黄忠一箭射出,一只野鹿应声倒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