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文学创作(1/2)
中午一伙人带了乾粮和水,寻了块地方,直接蹲一排,开始吃凉窝窝头喝凉开水。
方堃没有脱离队伍,也没有大手一挥说什么请客去饭馆吃碗麵。
等以后环境宽鬆了,让他在村里摆个七天的流水席都行,现在这么做纯纯就是脑子抽了。
一样啃窝窝头,喝凉白开。
下午两点开考,文科类的歷史地理合卷,各科占五十分,算上语数政,总分拢共四百分。
下午考完,上午笑呵呵的十几个人脸色出奇的一致,跟便秘憋了几天没拉出来似的。
有生看向自家儿子:“考的咋样?”
“还,还行吧。”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还行是啥意思。”
王洪波挠了挠头不敢明说,好多都没写,写了的也不敢確定对,上午的高兴已经荡然无存,全跟打了霜的茄子似的。
方堃看向方元山兄弟俩,同样如此,选择题第一题我国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开始於哪儿。
夏朝,商朝,西周,春秋。
后世的常识弱智题,甚至在北上广这些地方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都知道答案的情况下,他们选什么的都有。
方远山:“我选了第一个,”
方远明饶头:“第一个?那咱俩选的不一样,我选了第四个,话说第四个是啥来著?”
“......”
方堃无语,这脑子绝对该上机油保养保养了。
下午摸黑赶回村,第二天又摸黑起床出发。
第二天第一门考数学,考试一结束,所有考生再也没有了昨天的笑容,不出方堃意料,哭鼻子的女考生不在少数。
方远山兄弟俩更是眼神空洞,嘴角泛白。
今天上午的卷子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书,题目里的字儿单拎出来还认得,可组合到一块儿就完全不认识了。
今天跟过来的是赵仁,看这情况就知道没指望了。
下午最后一门政治考完,算是经歷过上午的噩梦数学后,来了一场安慰考试。
考生脸上也轻鬆了不少,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人都答非所问,甚至主观臆断想当然的回答。
这种情况不是少数,高考恢復后的第一次考试,没有考试思路,没有规范模式化的答题教学,又对上政治,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方堃去见了许安雁,这次身旁除了那几个家长外,果然见到了那几个学生,只是看表情也不知道考的怎么样。
等许安雁目送他们离开,才扭头嘆息道:“哎,方堃,可能你的选择是对的,今年十月底通知恢復高考,十二月初就参加考试,中间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哪够复习的。”
“老师,他们考的怎么样?”
许安雁摇了摇头:“自己都没自信,能好到哪去,方堃,你要好好努力,现在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一定不要懈怠!”
“一定不会的老师。”
又聊了几句,跟赵仁他们匯合,方远山他们已经恢復了往日的神采。
考都考完了,就像是解脱了似的,成不成就看后面会不会收到录取通知书了。
这次高考並没有公开渠道进行查分,统一以是否收到录取通知书为准。
而早在十一月份,村里便组织方远山他们进行了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要求填十个志愿学校,而且必须包含至少一所省外或农林,煤矿,地质,石油类的院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