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不知道天高地厚(2/2)
需要的费用已经计算了出来,三千块钱完全在接受范围之內。
傍晚一起吃了顿火锅,转天儿的功夫,方堃让韩錚去把电力油炸机的专利给跑了跑。
他的这款油炸机別说国內的,现在就连小日子那边的设备都追赶不上。
机械厂的人已经看过,保不齐会有脏了心的人想捷足先登,这玩意儿適用业务有限,难保不会有人卖给京城方便麵厂,好在刘洋是郑卫东表哥,昨天还特意提了一嘴。
最后半个学期开始,这半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
辅导员趁著早自习提了一嘴,扫了眼教室,发现方堃没在,也就睁一眼闭一只眼只当是去厕所了。
上午方堃慢悠悠过来,张伟道:“方子,可以选论文课题小组了,你抓紧去杨玉那儿看看,古代文学吴组教授还有名额没。”
方堃愣了愣:“我错过了什么,吴教授那里报名的人肯定最多,你確定能选上?”
李春生嘿嘿道:“所以说你来晚了,教授们没要求,主要是咱们学生按兴趣自主选择,先到先得,为了防止有的教授学生过多,有的教授没人报名,所以每个老师只能有五个名额,我们都已经报了名了。”
“我隨便吧,一篇论文而已,无所畏惧。”
中文系的论文方向,最简单的当属文学类研究,实在懒得动脑筋,四大名著里面隨便逮住一个,找个方向展开就行。
中等难度的是文学理论研究,最难的则语言学,尤其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这两个分支。
方堃不想临了了,想著什么考验考验自己的学识才干扎不扎实,他想去语言学概论叶声教授手底下。
“《方言与民俗的互动关係》”叶声抬头看了眼方堃,道:“太简单了吧,这个题目对你来说没什么难度,水论文在我这里可是不允许的。”
方堃挠了挠头:“老师,要不您给我出个题目?”
“我出算怎么回事,毕业论文是考量你们大学四年的所学所得,题目当然得你们自己定。”
“那..:《汉语禁忌语的文化功能研究》?”
“有点儿意思,不过还是简单了。”
方堃有些抓瞎,叶声是语言学大牛,同时现任北大中文系的副主任,连他们现在用的教材都是人家编的,自己就算想再复杂的题目,不还是小巫见大巫。
叶声抬头看了眼方堃,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沪上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人生》
“我孙女儿很喜欢你的作品,签个名我就给你出个题目。”
方堃鬆了一口气,汕笑道:“老师,您这整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我可没有从你脸上看见不好意思的表情,明朝那些事儿以后也是要出版的吧?”
“是,本来也是打算奔著出版去的,不过字数太多,想著先发表在报纸上,攒赞人气再说,毕竟有了人气好卖钱嘛。”
叶声听著乐了,指道:“你啊,我看你脸皮不是一般的厚,前段时间,我跟商务印书馆的总编辑陈翰伯还聊到了你,文章写的很不错,如果后续有出版意向,可以联繫他,別老往沪上跑。”
方堃挠了挠头,不怪人家这么说,他现在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在和沪上那边的单位合作。
人在京城,却一部作品也没发表在本地杂誌上,搞得好像对京城单位有意见一样。
好在京城晚报上见了响,王继刚三天两头就借著聊后续的名头上门联繫感情,上前接过钢笔,方堃在书的扉页签名,又问了孙女儿的姓名年龄,客气的留了一句话。
“字写的挺不错,正楷的骨,行楷的形,又写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后好好创作,笔耕不缀。”
“我一定会的老师。”
叶声在信纸上给方堃写了一个题目,跟语言学方向完全不搭边,完全是文学理论方面的题目。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种文学》...老师,这题目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大吗?我看不大,刚刚好,完成度如果不让我满意,我这边可不给你毕业。”
方堃离开了办公室,这论文名字乍一看简单,可正常情况却是,看上去难的题目范围更窄,下手起来反而更简单。
这种又大又广的,在差一点的高校里选这种题目,论文指导老师只会说你眼高手低,不知道天高地厚。
班里的学生陆陆续续题目都定了下来,方堃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分析卡夫卡、加繆等作家对现在种文学创作的影响,重点考察荒诞派文学的本土化实践,寧姚那边也定了论文题目,八十年代的新闻学毕业论文选题主要聚焦於新闻基础理论和政治导向,业务实践以及改开初期的媒体变革。
“电视频道品牌战略研究,你这题目有够大的。”方堃砸么道。
“还不是你跟我说的,什么现在电视频道太少,分类不清,应该把综合,財经,体育,电影,科教,少儿,戏曲,记录还有什么来著,把这些都细致的分类出来,我要是毕不了业,你得负主要责任。”
“负责就负责,你这后半辈子我都负责了。”
电力油炸机方海每天在机械厂那边待著,郑卫东却从香江那边运过来一批女士手提包,方堃落了一个。
样式老气,可胜在是真牛皮的,耐用的很。
方堃给了寧姚一个小惊喜,除了包儿,还用三十三克的黄金打了个手鐲,给这妮子感动坏了。
“这种包儿也就在咱们內地销量好,內地的人工塑料纤维的包儿卖到香江,销量远远要胜过这些老品牌。”
“这是为什么?”
“塑料纤维的包儿別管廉价不廉价,胜在款式新颖,耐用度不高。”
寧姚听懵了:“耐用度不高也是好事?”
方堃笑道:“你以为呢,这里面就得分析一个女性消费心理还有喜新厌旧的心理了,產品更新叠代快,新鲜感就能一直保持,你拿一个真牛皮的,用个十年也坏不了,想换也没理由,换你你乐意?”
“合著就你们男人哪儿哪儿都好,女人就喜新厌旧唄!”
“我这是就事论事,而且又不是一棒子打死,起码我老婆就不是。”
“方堃同志,我认为你存在严重的女性歧视,没有用正確善良的目光去看待女性。”
方堃碰了一鼻子灰,早知道自己就不嘴欠了。
三舅哥从苏州拍来电报,服装厂还差三万六的资金大缺口。
寧峰哪怕再有信心,也知道这里面是存在风险的,所以大哥二哥父母那边都没有开口,外人的钱如果欠了,慢慢还就是。
家里人的钱被自己霍霍打了水漂,那是口诛笔伐,不得安寧。
寧峰同意方堃带资入股,三万六占股四成,服装厂的股东也只有他们俩,其他人只是借钱,没有让他们也进来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