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送上门的超模!(二合一)(1/2)
第348章 送上门的超模!(二合一)
陆一鸣对女人不说阅女无数,至少也身经百战,一个对你眨眼的姑娘,这个肢体语言基本表达两个讯號。
第一个是对你有好感或者兴趣,第二个,就是展示她自己的魅力。
而展示自己的魅力,还是回到第一个—对你有兴趣,想跟你认识。
这是一个主动的讯號,但陆一鸣这老油条也能辨別清楚,虽然是主动,但也只能算是半主动。
因为只是给你一个“你可以过来认识我”的讯號,而不是她主动过来,还是希望你主动过去。
如果你確实很有兴趣,接受到讯號,主动过去了,那攻守方就得换位了。
这又牵扯到性格的问题。
如果是华夏女孩一一这时候的年轻姑娘还矜持一些,除非是追星,否则很少看到她们主动过去。
只有几年后,隨著网际网路带来的开放,风气也跟著扭转,一部分女孩也跟著转变,才会主动在街上搭山。
欧美女孩当然也不全都是开放的,只是比例高一些。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读小说选 101 看书网,??????????????????.??????超流畅 】
而米兰达就在此列。
用脚也能想到,13岁就开始给杂誌拍照片出道,然后为了发展,跟泰勒一样不断搬家,一路来到纽约,这些年她见过多少场面。
就像泰勒那样,很多场合都是她自己进去毛遂自荐。
这样的姑娘,可不会內向,更不用说矜持了。
所以,她这样的性格还期望你去主动跟她攀谈,那就说明是在钓你。
不过无论是这时候的她还是泰勒,道行都浅得很,在陆一鸣面前还是个小菜鸡。
於是陆一鸣也朝她笑了笑,然后没当回事,在品牌主管的介绍下,跟一些超模打招呼。
看到这一幕,米兰达好看的秀眉微,有些气馁的嘟了嘟嘴,然后眼神一转,开始思索起什么。
陆一鸣才不会管她怎么想,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鉤。
而跟陆一鸣攀谈的那些超模,也都不像t台上的冷傲,被陆一鸣稍微一逗,就一个个不顾形象的咧嘴大笑。
到了海蒂的时候,陆一鸣还跟她多聊了一会儿。
她老公就是大歌星,她对歌坛比其他超模更了解一些,自然也就知道,陆一鸣这个年龄就拿格莱美,还有这个销量意味著什么。
很可能,又是下一个亚瑟小子一一16岁发首张专辑的时候,就进入公告牌前十,而前年他的第四张专辑发行首周,销量就超过110万。
除了他,更牛逼的就是贾斯汀了一一不是比伯,是贾斯汀·汀布莱克。
今年的维密天使大秀,除了陆一鸣,另一个表演嘉宾就是他。
只比陆一鸣大三岁,到现在已经有13年的出道歷史,11年前,才14岁的他就组建了“超级男孩”组合,发行了一些单曲,两年的时间就在欧洲举办了三百场巡演。
97年正式发第一张专辑,到98年就升到了当年的公告牌销量第二,总销量破千万张。
98年第二张专辑一发行,就直接空降公告牌前十,到00年发行第三张专辑的时候,首周销量就超过250万张,总销量又是轻鬆破千万,专辑內的单曲《it'sgonnabeme》直接成为公告牌的百强单曲榜冠军。
即使02年单飞了,发行的第一张个人专辑《justified》,依然轻鬆衝进公告牌前三位列亚军,销量再次破千万张。
重要的是,跟陆一鸣一样,专辑里的13首歌都是他创作的。
在这之后,他做巡演,演电影,做主持,甚至开餐厅、做服装品牌,虽然没出专辑,但依然在各个行当混得风生水起。
不过他的第二张个人专辑,再过俩月就要发行了,陆一鸣很清楚,这张专辑比上张更强势,直接衝到公告牌冠军位置,销量依然轻鬆破千万张。
而这个时候,他也才25岁,妥妥开掛的人生。
如果华夏人都觉得周董是穿越者的话,他更像是穿越者,比泰勒都更强。
毕竟无论是周杰轮还是泰勒,都是一张张专辑稳扎稳打上来的,只有他,组合时期第一张专辑就是巔峰,单飞后第一张个人专辑依然是巔峰。
这时候的欧美乐坛也是一超多强,一超就是杰克逊。
但跟华夏之前的一超多强不一样,没人觉得林俊杰、王立宏他们能超过,或者跟周杰轮並驾齐驱,但在欧美,已经无数人认为,贾斯汀是杰克逊最可能的接班人。
包括泰勒在內,这时候、乃至后续多年,都是他的迷妹。
而贾斯汀公开的第一个女友,就是同样超人气的小甜甜布莱妮。
这一点,也挺像周杰轮和蔡伊林的双j恋,
甚至未来这傢伙也像周杰轮那样躺平,而且也被新一代的年轻人质疑一一他跟贾斯汀·比伯相比,谁更牛。
就像周杰轮被质疑粉丝都老了,各项数据不行了,比阿坤差远了。
於是,一批老粉连夜给他打call,一夜之间血洗微博超话榜。
而贾斯汀·汀布莱克也是如此,06年之后的七年时间,他都没出专辑了,但13年发行第三张专辑,就再次空降公告牌亚军,首周销量近百万,成为销冠。
儘管再没有销量过千万的辉煌,只有三百万张,但也要考虑到2013年了,还能买实体专辑的,
那都是真爱。
但在那一年,他復出乐坛后,不仅发专辑,也启动了巡迴演唱会,最后的总票房两亿多镁元,
而现在,陆一鸣这张英文专辑已经发行三周了,从最开始的公告牌前十,现在已经衝进前三,
不算华夏等亚洲地区,仅仅欧美的销量,就破了三百万张。
这个销量猛一看確实有点不可思议,甚至新闻传回国內后,还有不少人质疑真假,毕竟在他们看来,陆一鸣之前只是发过一首《lucky》,怎么新专辑一下子就这么猛。
但其实这就跟未来华夏那些小眾电影那样,因为口碑,让院线主动提高排片,而排片高带来更多效益,又让片方增加宣发,又带来更多观影人次,於是院线再次增加排片良心循环,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现在给陆一鸣专辑做发行的环球,就相当於这个院线。
看到陆一鸣的专辑好评和销量双双增长,他们当然捨得投入,毕竟谁会嫌钱烫手?
他们的发行渠道遍布全球,尤其是作为大本营的欧美。
於是,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这张经过前世市场验证的专辑,就这么火了。
而且规模到了一定程度,比如销量过百万张,又有良好的口碑,已经可以形成虹吸效应,开始自发的裂变。
就像温子仁的那些电影,尤其是他第一部《电锯惊魂》,上映前根本没人知道他,几个主演也都差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