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领导蒞临轧钢厂考察!劲爆消息惊呆韦东毅!(1/2)
韦东毅牵著李秀芝的手回到东耳房。
屋內昏黄的灯光將两人的身影拉长,投在斑驳的墙面上,交织在一起,一如他们刚刚开始、却已密不可分的人生。
关上门,隔绝了中院何家可能传来的任何声响,也仿佛將刚才那场充满算计与表演的闹剧关在了门外。
屋內狭小却温馨,空气中还残留著皂角的清新气息,那是李秀芝勤快收拾的证明。
“那个贾家嫂子……”李秀芝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开口,清澈的眸子里带著一丝未散的困惑和轻微的不安,“她好像……並不是真心想给柱子哥介绍对象?”
她虽单纯,但並不愚钝,秦淮茹前后矛盾的態度和急转的话锋,让她本能地感到不对劲。
韦东毅转过身,双手自然地扶住她瘦削的肩膀,脸上带著看透一切的淡淡笑意和几分怜惜:“你看出来了?她呀,是怕傻柱真找了对象,就没人再接济她们贾家了。刚才那些话,不过是说给傻柱听,做给我看的。”
他拉著她在炕沿坐下,声音温和却带著让她安心的力量:“这就叫『口惠而实不至』,嘴上说得天乱坠,实际半点好处没有,反而还能从傻柱那里捞到更多承诺。秀芝,这院里人心复杂,以后相处,多留个心眼总是好的。不过你也別怕,有我在。”
李秀芝依偎著他,用力点了点头。
丈夫的智慧和维护让她心里那点不適很快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依赖和信任。
“嗯,我知道了。反正……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对,过好咱们自己的日子。”韦东毅揽著她,下巴蹭了蹭她的发顶,嗅著那淡淡的馨香,只觉得方才在外沾染的浊气一扫而空。
“眼看没几天就要办席了,爸妈那边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嗯,”提到喜宴,李秀芝脸上泛起光彩,带著新嫁娘特有的羞涩和期待:
“妈这几天都在盘算菜单,跟爸商量著去哪淘换些紧俏的食材。
爸今天还托人去乡下问问能不能买到活鱼。
喜帖也在准备,都是用大红纸裁的整整齐齐,妈说要亲自写呢!
你是不知道妈写的字有多好看,娟秀娟秀的,看著就让人喜欢……”
她细细数著,语气里满是对易中海和一大妈辛勤张罗的感激。
韦东毅静静听著,心中暖流涌动。
这就是家,这就是他要守护的平凡温暖。
……
日子在期盼中悄然流逝,转眼离喜宴只剩一周。
易家仿佛一个紧锣密鼓运转的小型指挥部。
易家上下瀰漫著一种忙碌而喜庆的气氛。
一大妈將裁好的红纸铺在八仙桌上,戴著老镜,一笔一划地誊写请柬名单,力求每个字都端庄漂亮。
易中海则眉头紧锁,整日盘算著喜宴的物资。
这年头,办一场体面的喜宴绝非易事。
物资极度匱乏,几乎所有东西都要凭票供应,而那点定额远远不够。
他站在自家门口,对著手里几张绿绿的票券发呆,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肉疼,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计算著什么,那表情像是要从自己身上割肉似的。
“爸,您看什么呢?这么入神。”韦东毅走近了问道。
易中海被嚇了一跳,见是自己儿子,嘆了口气,把手里那几张印著齿轮、钢铁图案的票券递到韦东毅眼前:“唉,还能是啥,工业券唄。我托人问了黑市的价,想拿它们去换点肉票……这喜宴没几样硬菜,实在不像话。”
韦东毅一看那差不多是攒了半年才有的几张工业券,再听老易同志的话,心里立刻咯噔一下。
现在的工业券可是紧俏货,谁家不想攒著买缝纫机、自行车?
拿去黑市换肉票,简直是拿金饭碗换窝窝头,亏到姥姥家了!
他连忙按住易中海的手,语气急切:“爸!您可千万別!工业券多金贵啊!攒著给家里添大件多好!哪能拿去换肉票?黑市那帮人心黑著呢,几张券也换不回几斤肉,太亏了!”
易中海一脸愁苦:“我也知道亏啊!可这不没办法吗?供销社那点定量够干啥?眼看日子就到了,鸡啊肉啊还都没著落,我这心里急啊!总不能让你和秀芝的喜宴桌上光摆白菜土豆吧?那咱老易家的脸往哪儿搁?”
他越说越心疼,又忍不住吐槽,“黑市的交换比真他娘的黑!一张券才换四两肉票!这不是抢钱吗!”
韦东毅看著老易同志焦虑又肉疼的模样,心里又暖又酸。
他知道,这是老易同志在用他认为最实在的方式,竭尽全力地想为他撑起场面。
韦东毅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篤定而自信的笑容,语气斩钉截铁:“爸!您快打住!千万別去换!这事您交给我,完全不用操心!”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展现出採购员的专业底气:“您忘了我是干什么的了?採购科的!吃的就是这碗饭!弄点计划外的鸡鸭鱼肉,对我来说,比您用工业券去黑市换,门路多多了!也划算多了!”
他不由分说地从易中海手里把那几张珍贵的工业券拿过来,塞回老易同志的上衣口袋里,语气不容置疑:
“这些券您好好收著,以后给妈添个手錶,或者给奶奶屋里添个电风扇,都比换肉强百倍!办席的荤菜,包在我身上!我保证,到时候桌上肯定有鸡有鱼有肉,而且来路正派,绝不让你和妈担心!”
易中海被儿子这一连串的话说得有点懵,他看著韦东毅脸上那份不容置疑的自信和担当,紧绷焦虑的心忽然就鬆了下来。
他这才恍然想起,这孩子办事一向牢靠,不是需要他全方位庇护的孩子了,而是在轧钢厂独当一面的干部,是有本事的人。
“真……真能行?”易中海还是有些不確定地问,但眼神已经亮了起来。
“把心放肚子里吧,爸!”
韦东毅笑著,语气轻鬆却充满力量:
“您和我妈就安心张罗其他事情,买点青菜,借借桌椅。
菸酒茶什么的该准备准备,觉得有困难,就跟我说,我也能搞定。
肉菜这块,那就更不用说了,交给我这个专业的,保证完成任务,还不让家里吃亏!”
易中海看著儿子坚定的眼神,终於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多日来的愁云惨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欣慰和信任的笑容。
他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千言万语都化在了这一拍里:“好!好小子!爸信你!那这事……爸就不瞎操心了!”
压在心头最大的一块石头被儿子搬开,易中海顿时觉得浑身轻鬆,脚步都轻快了许多,转身回屋跟一大妈报告这个“好消息”去了。
韦东毅看著老易同志的背影,微微一笑。
他当然有办法——超市空间里冷鲜柜的储备,办十场体面的婚宴都够了。
现在,他需要的是一个合理的、不引人怀疑的由头,把这些东西“变”出来。
而这,正是他作为採购员最擅长的领域。
至於办喜宴的场地与杂项,一大妈早就安排好了。
席面就定在中院,借遍邻居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
一大妈带著李秀芝,提前好几天就开始洗刷晾晒,李秀芝更是抢著干所有重活,小手在水里泡得发白,毫无怨言。
每一张票证,每一分钱,都凝聚著易中海老两口的心血与焦虑。
他们精打细算,昼夜盘桓,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瓣,只为在这样艰难的年月里,尽力为儿子媳妇撑起一场不算寒酸的婚礼。
喜帖终於一一送出,薄薄的红色纸片,承载的却是易家沉甸甸的心意与付出。
这天一早,韦东毅特意將两份最郑重的请帖放入挎包。
一份给科长董华文,一份给李怀德李副厂长。
后者那句“必来討杯喜酒”言犹在耳。
然而他刚踏进採购三科,就被董华文一把拉住:“东毅!来得正好!快,准备一下,今天有重大接待任务,李厂长点名要你作陪!”
韦东毅一愣,扬了扬请帖:“科长,我这……”
“回头再说!”董华文语气急促:
“北方某局来大领导了!考察咱们厂的支农工作!马书记、杨厂长、李厂长全都作陪!规格极高!我这级別都靠不了边,李厂长特意点名,让你这个『海量』上阵,务必陪好!记住,谨小慎微,千万不能出任何岔子!”
北方某局大领导?韦东毅心中剧震。
不会是那位统辖五省市的北方某局大领导吧?!
他下意识地在心里快速对比了一下:
原剧情中,傻柱认识的那位“大领导”,好像是某个部委的负责人,地位当然也极其尊崇。
但论起实权和管辖范围,恐怕还真比不上眼前这位即將到来的北方某局大领导。
这位可是总揽一方军政经大权,放在古代,妥妥的“封疆大吏”。
想到此处,韦东毅不由得深吸一口气,感觉肩上的压力又重了几分。
他能被点名作陪,固然是因为“酒量”,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机遇。
当然,也伴隨著极高的风险——在这种级別的大人物面前,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放大审视。
表现不好的话,以李怀德的性格,他以后八成就难出头了!
他立刻收敛心神,將散喜帖的私事彻底拋到脑后,神色一凛,郑重应道:“是,科长!我明白轻重!保证谨慎行事,绝不掉链子!”
……
考察团车队驶入红星轧钢厂。
厂区內標语鲜亮,道路清扫得一尘不染。
工人们在各岗位上格外专注。
大领导一行在厂领导簇拥下,深入车间视察。
韦东毅跟在队伍末尾,看到庞大的轧机轰鸣运转,通红的钢坯被一次次轧製成型,变为各种规格的农具坯料、灌溉水管、板车配件。
空气中瀰漫著钢铁灼热的气息和机油味。
厂领导如数家珍地介绍著產品如何支援农业建设,如何响应“以农业为基础”的號召。
大领导听得认真,不时点头,询问技术细节和產能情况。
韦东毅清晰感受到,在这个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轧钢厂作为重要的生產资料供应单位,其地位举足轻重。
视察完轧钢厂各车间的生產,也差不多到饭点了。
接待的午宴设在食堂小包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