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领导蒞临轧钢厂考察!劲爆消息惊呆韦东毅!(2/2)

食堂主任李延风和精神高度紧张的傻柱使出了浑身解数。

桌上没有山珍海味,但已是这个时代能拿出的最高诚意:

红烧鲤鱼、小鸡燉蘑菇、葱烧木耳(替代海参)、梅菜扣肉、炒鸡蛋、时令青菜,外加一盆热气腾腾的酸辣汤。

酒是特意准备的“汾酒”。

韦东毅被安排在末座,正对门口,是个便於服务却又不起眼的位置。

他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努力降低存在感。

大领导气场强大,言谈举止间自有威严。

宴席气氛庄重而和谐,大领导对轧钢厂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工人们的奉献精神表示讚许。

他饮酒极为克制,多是沾唇即止,这让原本准备“大展身手”的韦东毅几乎无用武之地。

李怀德几次眼神示意,韦东毅都微微摇头,示意领导无意拼酒。

然而,酒过三巡,韦东毅逐渐察觉到一丝异样。

那位端坐主位的大领导,在与马书记、杨厂长交谈的间隙,目光似乎总会若有若无地、极其短暂地扫过他所坐的角落。

那眼神並非审视,更像是一种…带著些许探究和回忆意味的打量,速度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第一次注意到时,韦东毅心里咯噔一下,立刻在脑中飞速復盘自己刚才的举止是否有不得体之处——倒酒及时?姿態恭敬?回话稳妥?似乎並无错漏。

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心想或许是领导无意识的视线游移。

但紧接著,第二次、第三次……那目光又悄然掠过。

虽然每次都是一触即收,转瞬即逝,大领导的表情也毫无变化,依旧从容地与旁人交谈,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可在座的都是人精,即便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主宾对话上,这般细微的举动,未必没人察觉。

只是谁也不会点破,或许只当是大领导对厂里这个年轻的陪酒干事有一丝好奇罢了。

可这却苦了韦东毅。

他本就全神贯注力求不出错,这下更是如同背上扎了根刺,浑身不自在。

每一次那看似无意瞥来的目光,都让他內心警铃微作,神经绷得更紧。

他忍不住暗自嘀咕:怎么回事?一直看我干嘛?我脸上又没开?难道是我刚才进门时礼数不周?还是倒酒的姿势不对?或者……

他甚至下意识地怀疑,是不是自己利用超市空间偷偷处理酒水的“作弊”行为,被这位目光如炬的大领导看出了什么端倪?

这个念头让他后脊樑差点冒出冷汗。

他只能更加眼观鼻鼻观心,姿態放得愈发恭敬谨慎,心里却像揣了只兔子,七上八下,这顿宴席吃得是前所未有的煎熬。

就在他几乎要被这种无声的、持续的微妙压力弄得有些心神不寧之时,宴席已近尾声。

韦东毅刚暗自鬆了口气,以为这场考验即將画上句號!

而就在眾人以为接待即將圆满结束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大领导忽然端起酒杯,离席起身,在满场惊愕的目光中,径直走到了韦东毅面前。

原来,之前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打量,並不是无意义的举动。

剎那间,包间內鸦雀无声,所有动作都凝固了。

李怀德的笑容僵在脸上,马书记和杨厂长交换著惊疑不定的眼神。

“这位小同志,看著面善,贵姓啊?”大领导笑容和煦,语气温和,带著一种莫名的关切。

韦东毅心臟狂跳,但本能地迅速起身,双手捧杯,微微欠身,態度不卑不亢:“报告领导,我叫韦东毅,是厂採购三科的干事。”

“韦……东毅……”大领导喃喃重复,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眼神变得锐利而深邃,他仔细端详著韦东毅的眉眼鼻樑。

半晌,大领导忽然重重一拍韦东毅的胳膊,声音因激动而略显颤抖:“像!太像了!那就没错了!小韦同志,可否冒昧问一句,令尊名讳是……?”

韦东毅虽然被问的有点莫名其妙,但他还是强压著翻腾的情绪,清晰答道:“家父韦光正。遗憾……二十年前就已牺牲在太行山抗日战场了。”

“光正!果然是光正兄弟的儿子!”大领导猛地抓住韦东毅的手,眼眶瞬间就红了,情绪明显激动起来:

“孩子!你可能不知道我跟你爸的交情!

当年在太行山反扫荡,我身负重伤,是你父亲不顾生死,把我从鬼子包围圈里硬背出来的!

他是我的救命恩人啊!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

全场震惊!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充满革命情谊的认亲场面惊得目瞪口呆。

李怀德张大了嘴,马书记眼中闪过极度震惊与重新审视的光芒。

韦东毅亦是头皮发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著震惊、恍然、自豪与酸涩的复杂情绪。

那个只在母亲的呢喃、奶奶哽咽的回忆和一大妈零星话语中存在的英雄父亲形象,骤然变得无比清晰、高大。

他以这样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方式,在儿子人生的重要节点前夕,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留下了一份沉甸甸、光灿灿的“遗產”!

反应过来的厂领导们立刻行动,迅速在大领导左手边空出一个位置。

韦东毅被几乎是“请”到了上座,就坐在大领导身旁。

接下来的气氛彻底变了,从公式化的接待变成了充满人情味的敘旧与关怀。

大领导心情极佳,话多了,酒也破例多喝了几杯。

他细细询问韦东毅的工作、生活、学习经歷。

韦东毅恭敬而坦诚地回答:刚从首都经济管理学校毕业,学物资管理,现在採购三科工作,和奶奶住在同一个四合院,自己成了家,刚领证,下周日办喜宴。

听到韦东毅即將办喜宴,大领导更是感慨欣慰,用力拍著他的肩膀:

“好!好!光正兄弟在天有灵,看到你成家立业,也该放心了!

可惜伯伯下周有重要工作,无法亲至祝贺,但我一定派人將祝福送到!”

……

午宴过后,稍事休息,考察团继续下午的行程,视察轧钢厂的技术科室和成品仓库。

令人瞩目的是,韦东毅不再像上午那样跟在队伍末尾,而是被大领导自然而然地招呼到了身边,几乎是並肩而行。

在整个视察过程中,大领导不时会侧头与韦东毅低语几句。

有时是询问某个设备的用途(看似在考校韦东毅,实则在给他说话的机会)。

有时是点评一下看到的產品质量,甚至偶尔还会发出一阵轻鬆的笑声,態度之亲切,与上午那种保持距离的威严判若两人。

韦东毅虽然內心依旧谨慎,但应对得愈发从容,他专业的知识和得体的谈吐,显然也让大领导颇为满意。

两人之间那种融洽甚至略带熟稔的氛围,与周围其他略显拘谨的陪同人员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一反常景象,自然落入了所有陪同人员的眼中。

厂领导们心照不宣,態度对韦东毅更加客气了几分。

而负责全程跟拍记录的宣传科干事赵栋樑,则是最为诧异的一个。

他端著那台珍贵的海鸥牌相机,寻找最佳拍摄角度,镜头一次次掠过领导们,也一次次捕捉到大领导与韦东毅亲切交谈的画面。

赵栋樑心里直犯嘀咕:这韦东毅什么来头?中午陪了一场酒,下午就跟大领导並肩同行、谈笑风生了?这转变也太快了吧!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绝非普通的领导赏识下属,里面肯定有故事。

赵栋樑的午饭是在食堂大堂吃的,像他这种级別也没资格参加中午的接待宴,不然绝对不会在这瞎猜。

趁著考察间隙换胶捲的功夫,赵栋樑蹭到同样在一旁短暂休息的李怀德副厂长身边。

他压低声音,带著几分討好和探究的语气问道:“李厂长,您看这……小韦干事可以啊,跟大领导这就聊上了?他是不是……有什么特別的……身份啊?”

他想打听点內幕消息,这绝对是厂里未来的重磅谈资。

没想到,李怀德闻言,脸色猛地一沉,极其严厉地瞪了赵栋樑一眼,声音压得极低却带著不容置疑的警告:

“赵栋樑!干好你自己的工作!该拍的拍,不该问的別问!不该猜的別瞎猜!管好你的嘴,不然出了岔子,我第一个找你!”

李怀德这讳莫如深、甚至有些紧张的態度,仿佛触碰了什么禁忌话题,不仅没打消赵栋樑的疑虑,反而像一桶油浇在他好奇的火苗上。

他立刻缩了缩脖子,连声道:“是是是,李厂长,我多嘴了,我这就去干活!”

但心里那份猜测却更加坚定和汹涌了:连李厂长都这么忌讳?看来这韦东毅的背景绝对不简单!肯定不是普通採购科干事那么简单!说不定是那种不能明说的特殊身份……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赵栋樑再看韦东毅时,眼神里就充满了敬畏和探究。

他打定主意,以后对这位韦干事,必须客客气气,说不定哪天就能沾上光,至少绝不能得罪。

他小心翼翼地將相机镜头再次对准那对引人瞩目的身影,心里的小本本已经默默记下了这厂里人际关係中即將发生的微妙变化。

……

考察结束后,临別前,大领导特意將韦东毅叫到一边,不仅留下了私人联繫方式(一个写著號码和代称的纸条),还郑重言明得空一定会去四合院探望老太太。

更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对送行的轧钢厂领导们郑重说道:“东毅这孩子,是烈士遗孤,根正苗红,年轻有为,又是专业人才,你们要好好培养啊!”

这句话,重若千钧,清晰地传入了在场每一位厂领导的耳中。

送走考察团,韦东毅站在厂门口,夕阳將他身影拉长。

他捏著口袋里那张轻飘飘却又重如千钧的纸条,感觉像经歷了一场梦幻般的奇遇。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许多事情都將变得不同。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但是心中也出现了一丝隱忧。

起风后,会改变很多事情!

今天发生的事情,短期內对他很有好处,但放长远来说,就不一样了!

老话说的好,福祸相依,莫过如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