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水火既济,众谋之殇(1)(1/2)

第61章 水火既济,众谋之殇(1)

六十四卦:水火既济。

离火为下,坎水为上。

六爻:阳阴阳(离),阴阳阴(坎)

象辞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文王曰: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后世曰:水上火下,水浇火熄。盛极必衰,有备无患。

……

上六爻变。

风火家人:离火为下,巽风为上。

一爻阴变阳:阳阴阳(离),阴阳阳(巽)

象辞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文王曰:上六。濡其首,厉。

后世曰:小人侵扰,刚过则折。涉水过河,头湿颈没。

……

骊戎氏大着肚子,随军翻山涉水,奔波千里,又逢周人夜袭,尽管安危无忧,却也听得厮杀,心惊肉跳,以致动了胎气,临盆在即,令一干人等手忙脚乱。

路野诞子绝非上策,戎胥伯当即下令加速前行,最短时辰赶往莘国。却不知他这一决定,无意间救了众人,或者说是戎胥牟那未出世的弟弟妹妹救了联兵。

联兵前脚赶至莘都,便有传报,身后三四千追兵杀入莘地。趁有莘伯茫然不知,近千联兵便抢入城中。

不久后,周伯率兵杀至莘都之外,已完成三路统合,五千之众。更从彭国征用上百战车,军力大涨。周伯更遣人回返周原,再调精兵。

待见到城下阵势,戎胥伯也是后怕。暗道大胜后轻敌,若非阴差阳错,险些将全师葬送在野外。

联兵心悸不说,莘国也是惶恐不安。周国这是叛乱之举,可自己仅能征出两千兵将,该如何抵挡。

唯有与戎胥和伊氏合兵一处,日夜轮流,严阵以待,而戎胥伯也同样不敢将城防完全倚仗莘国,这就是多方联兵的弱点,难免隔阂,不能尽信。

于是城内三千与城外五千对峙,又有戎胥伯不时坐镇城头,倒也安稳。

好比大尧王创立的棋弈之戏,黑白纵横,两方各有昏招,才成了如今的局面。

好在莘国乃夏后裔传承,数百年里虽也有兴衰迁移,但始终重视城防,将城墙修得又高又厚,十余丈高,令周兵一时望城兴叹。

唯一的好消息,便是骊戎氏已顺利诞下了一儿一女,母子三人平安,龙凤之喜。

戎胥伯自然高兴,亲自给三妹取名娍(cheng),名为娍嬴,为四弟取名为胜,来日成人为季胜。按宗法,弟弟本该排为三弟,妹妹纵是嫡亲,也不能纳入兄弟之序,也不知戎胥伯与骊戎氏为何如此安排。

城中虽兵甲三千,怎奈有莘氏,自觉地处东、北、西三面山川之险中,身周又无强大侯伯威胁,加之多代与大商王族联姻,甚至被称作大商母族之邦,因而久输阵仗,二千莘兵巫武较弱,战力不强。

上到有莘伯,下到平民,日日担惊受怕,信心匮缺。不时便有臣子暗中提出和议。唯忌惮戎胥伯这尊杀神与其精锐。

连日里,周人每日攻城,不知疲倦,虽未曾以命换命的强攻,但也数次突破城头,亏得戎胥伯一将当关,在城头这一亩三分之地,倒真是万夫难开了。

周人数日无功而返,但城墙却也损毁颇巨,抢筑都来不及。

其中凶险万分,令莘人更加忧心忡忡。

莘国也尝试向南方程国、芮国求援,然而使者大都被周人截杀。且程、芮两国近年与周国往来甚密。如今周人又祭出替先君报仇的大义,在没有商王征召号令前,谁也不想贸然开罪强周,一个个自会选择作壁上观。因此上莘人自觉被戎胥裹挟,心中不满愈发强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