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儿臣,提头来见!(2/2)

如是一番训诫,吕太后言辞不可谓不重、不可谓不严厉。

便见东席次座,代王后吕氏泪水流的更多了些,却也没敢再哭出声来。

吕太后便不多理会,只面色淡然的望向薄氏,以及刘恆母子。

“既然不愿移封,那代国,朕就全然託付给代王了。”

一一妻、妾皆诞下了子嗣,代王已为人父。”

“此番回国后,也当逐步学著,治理自己的国家了。”

“代王的几个臣子,朕都看过了。”

一一中尉宋昌,乃故楚令尹:宋义之子。”

“秦末,天下群起而反秦之时,楚怀王曾拜宋义为上將,另项籍为次將、范增为末將。”

“即为名將之后,宋昌此人,便当是个武將的材料。”

“王戚薄昭,虽任內史,却亦长於兵法战阵。”

“再加上將军张武一一代王的臣子,几都是武人。”

“若代王不早日习得治国之道,那代国的苦寒、贫瘠,只怕永远都无法稍得好转。”

吕太后四平八稳的一番瞩託,却惹得代王刘恆暗下,又是一阵疑神疑鬼。

生怕吕太后此番言论,是在担心自己真的掌握了代国、成了北墙一代的不稳定因素,当下就是一慌。

电光火石之间,心下便有了决断,遂赶忙一拱手,顺著吕太后的话接道:“儿臣,尚年幼,恐仍无以治代国。”

“望母后垂怜,於代国任一王相,以总览军政要务——”

说著,刘恆还不忘故作嫉羡般,望向末席的弟弟刘长,以及与刘长同座的北平侯张苍。

再向吕太后拱手道:“若能使国相兼任王太傅,儿臣,不甚欢喜——

御榻之上,饶是听出代王刘恆这番话,是在给自己提供掌控代国的机会,吕太后心动间,也还是陷入了短暂的思绪之中。

而在刘恆对座,看著王叔刘恆这一番表演,太子刘恭暗下也是连连点头,心中讚嘆不止。

当朝吕太后,对关东这些个庶子的情感,可谓是相当复杂。

作为当今汉室的掌舱人,吕太后一方面,固然希望这些宗亲藩王们,能早点长大,能儘快支棱起来。

北墙的成边三藩也好,函谷关外的门户:梁国,以及南方的定海神针:淮南国也罢一一能由宗藩撑起场面,总好过远在长安的吕太后逐个去头疼。

汉家分封宗亲藩王,本就是因为长安无力直辖、无法通过郡县制有效治理关东。

吕太后自然希望这些庶子们,能发挥诸侯王本就该发挥的作用,各自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少让长安朝堂中央操心。

但另外一方面,吕太后对这些既不是自己所生,也不是自己养大的庶子们,

又无一例外的带著防备、戒心。

尤其是赵隱王刘如意的先例,让吕太后根本无法相信这些庶子们,能安安心心做诸侯王,心甘情愿的替长安治理好关东。

所以,吕太后一边给这些庶子们,各自送去一个吕氏女做王后一一说好听点是联姻、亲近,说难听点是贴身监视+掌控诸侯王后宫。

再以诸王年幼为由,给这些庶子们,各自派去一个德高望重的国相兼太傅往好了说是辅政、傅王,实则却是架空。

在此背景下,吕太后同代王刘恆说“你臣子都是军事人才』,还真值得代王刘恆好生琢磨、推敲一番。

吕太后这话,是否是在忌惮代国的军事实力,又或是代王刘恆手里兵权过重?

现实情况是:代国的军事力量,连北墙边防工作都应付不来,代王刘恆更从不曾染指兵权。

那吕太后这话,是否是真的希望代王刘恆,能早点肩负起治理代国的重任?

考虑到吕太后对庶子们、对关东宗亲藩王的无差別防备,这个可能性也不大那剩下的唯一一种可能性,便是吕太后在委婉提醒代王刘恆:代王身边,缺个文臣吶?

怎么说?

要不要朕帮忙找一个,给代王送过去?

代王刘恆也是福临心至一一不等吕太后明说,就主动请求吕太后,给自己派来一个国相,来填补代国治理型人才的空缺。

再加上一句『国相最好能兼王太傅”,更是主动给吕太后,递上一个往自己身边安插眼线,以监视自己的机会“不愧是太宗文皇帝啊~”

“光是这份政治觉悟,都够孤学大半辈子的—.”

刘恭讚嘆间,御榻上的吕太后,也终於是『思考』出了结果。

便摇头嘆息著,对刘恆昂首道:“自代相陈稀之乱以来,我汉家,便再不曾任命过代国相。”

“凡代国大小事务,都由內史、中尉等重臣商议共决。”

眨眼,代相陈之乱,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了~”

“也是苦了代王,无有国相佐政故作感怀的一番嘘,吕太后终是缓缓一点头,为此事拍了板。

“代王,且先行归国。

0”

“代国相,朕会与朝公大臣商议,挑出一个合適的人选。”

一一自陈之乱后,不单是高皇帝、朕不愿任命代国相,也鲜有人愿意担任代国相。”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吕太后嘴上说是从长计议,但话音未落,刘恭便听到身旁的建成侯吕释之,

当即一阵鼻息粗重,喜形於色。

想来,代国相兼王太傅的人选,也早已在吕氏一族內部选定。

便见代王刘恆拱手谢过礼,而后重新落座,恢復到先前,那副眼观鼻、鼻观心的雕塑模样。

再加上刘恆身旁,作態一般无二的王太后薄氏一一母子俩一个大雕塑,一个小雕塑,也是一番別样奇特的景象。

隨著殿內再度陷入沉寂,关於代王刘恆移封赵国一事,便算是告一段落。

御榻之上,吕太后顾自抿一口酒,又將目光投向东席末位。

待刘长也终於看向自己,吕太后才与刘长相视一笑。

“阿长,已壮。”

“朕再怎般不舍、不忍,也不好再——”

岂料话才刚说一半,正抓著一块牛腿骨啃的淮南王刘长,当即急不可耐的从座位上跳起!

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礼,只隨手將牛腿骨往身后一丟,在胸前胡乱抹把手。

顾不上咀嚼,將刚咬进嘴里的牛肉强行咽下,便激动不已的跪地一叩首。

“儿臣,谢母后!”

“就藩淮南,儿臣一定好好打仗,早日把岭南百越之军、民,都赶到南海里去!”

“加冠成人之前,若不能復秦王政在岭南设的桂林、南海、象三郡,儿臣..”

“儿臣,提头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