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逆子!(1/2)
第88章 逆子!
同一时间。
长信后寢殿。
吕太后侧臥於御榻之上,右臂曲支,右掌撑於脸下,神情清冷,双眼紧闭。
建成侯吕释之端坐客席,不时深吸一口气,再含怒瞪向殿中央,茫然跪在地上的儿子吕禄。
直到现在,吕禄都还没搞清状况。
吕禄不知道吕太后为何恼怒,更不知道父亲吕释之,为何总是恶狠狠瞪向自己。
尤其想不明白:今日家宴,吕太后为何要允许淮南王刘长,可以不娶吕家的女儿。
想到女儿没能嫁给关东宗亲诸侯中,身份、地位,国土幅员数一数二,甚至还是独一份受吕太后宠爱的淮南王刘长。
再看看上首御榻、身旁客座,均面带怒意的姑母吕太后、父亲吕释之,吕禄只一阵没由来的窝火。
您二位有怒气,我还有火没地儿撒呢!
好端端一个淮南国,平白便宜了那劳什子雍氏!
宗藩王后,他雍氏做的明白吗?!
他把握不住你知道吧—·
“怎么?”
“有怨?”
“朕还没发怒,竟还抢在朕前头了?!”
御榻之上,吕太后双眼微,漠然一语,便嚇得吕禄赶忙一叩首,顺带將那些许怨气尽拋於脑后。
便见吕太后又重新闭上眼,语带疏离道:“建成侯,带著儿子回去吧。”
“朕女身,不便於此皇宫寢殿接见外臣。”
如是一番话一一又是女身,又是寢殿,更將吕释之、吕禄二人归为『外臣”,自是惹得吕释之本就紧紧皱起的眉头,彻底拧在了一起。
明白自己不能再无动於衷,便只得站起身,缓缓拱起手。
“太后,息怒。”
旋即直起身,再瞪一眼儿子吕禄,便沉声解释道:“阿禄,尚还年幼。”
“年少轻狂之际,便是偶有言语失当,也属寻常。”
“万望太后,看在臣一一看在故兄长:悼武王之面,於臣之子稍行宽恕。”
听吕释之果真自引为外臣,一口一个『太后”“臣”,尤其还提及亡兄吕泽,吕太后只不屑的冷哼一声。
便见殿中央,仍跪地不起的吕禄,也在父亲吕释之的眼神示意下,赶忙跪行上前两步。
“姑母。”
“侄儿,知错了。”
“侄儿不该—”
“不该——”
道罪之语说到一半,吕禄又似是卡带的录音机般,磕磕巴巴连说了好几个『不该”,
却愣是说不出自己不该干什么。
甚至还侧头昂首,向身旁站著的父亲吕释之,投去求助的目光。
好似是在问:父亲,孩儿错哪儿了?
见吕禄这么一副开口道歉,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的呆愣模样,吕太后才刚压下去些许的怒火,只腾的一下再度直窜脑门!
当即便起了身,目光冰冷的看向吕禄,说话时的语调,更是带上了满满的讥讽。
“朕怎敢啊~”
“嗯?”
“朕,区区太后之身~”
“怎敢让吕公,告罪於朕当面?”
“吕公的女儿,那可是生隨异香、天生异象而诞。”
“更有日者卜之,曰:贵不可言~”
“指不定什么时候,吕公的女儿,便要嫁给未来的天子,做我汉家一一更或是新朝的开国皇后了。”
“届时,朕前朝太后之身,又怎敢让新朝国丈,喊朕一声:姑母?”
说著,吕太后还煞有其事的起身,颇为傲娇的掸了掸衣袖,权当是整理著装。
而后作势拱起手,却是丝毫没弯腰,只直挺挺向吕禄拜道:“不敢受吕公,以『姑母』相称。”
“只望日后,吕公之女显贵时,贵为新朝国丈的吕公,能念在血脉亲缘的份上,赐朕一份体面。”
见吕太后越说越嚇人,偏偏儿子吕禄还是像个泥塑一般,呆愣愣跪在地上,吕释之终是按捺不住,快步上前,抬脚就端在吕禄肩侧。
“逆子!”
“平日里书也不读,武也不练!”
“整日斗鸡走狗,搞的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见了太后,连话都不会说了吗!!!”
被老爹一脚端倒在地,吕禄却丝毫不敢反抗,只赶忙跪回原位,缩紧脖子,准备迎接吕释之的下一脚。
等了好一会儿,却始终没有再被端倒在地,吕禄才小心翼翼睁开眼角。
確定老爹没有再端第二脚的意图,又看向身前,已经冷著脸坐回御榻之上的吕太后。
再结合吕太后方才那一番讥讽,吕禄便是再笨,也总归是意识到自己到底错哪了、到底是哪句话说错了。
“姑母息怒,侄儿真的知错了。”
“侄儿不学无术,又吃多了酒,竟是於家宴之上,给姑母丟了人———
说著,吕禄也终於开了窍一一不等老爹吕释之再端,便自己主动抬手,一下下扇在自己脸上。
扇了不知多久,扇的吕禄脸也红了、手也麻了,吕释之都有些心疼了,吕太后才总算是怒火稍艾。
“罢了~”
“万一再破了相,建成侯来找朕要交代,朕可没儿子赔给建成侯。”
如是一语,呵止了吕禄自扇耳光的动作,吕太后又莫名一阵黯然神伤。
儿子。
吕太后,有两个儿子。
一个做了皇帝,在未央宫,日日宴饮不休。
另外一个,封了淮南王,眼下离京就藩在即——
“还不谢过太后?”
“多大的人了,这都要我教吗?!”
御榻前,吕释之又一声怒喝,吕禄赶忙叩首谢礼,而后从地上弹起身。
父子二人再挪动脚步上前,走到吕太后身前。
便见吕释之深吸一口气,微微拱起手。
“阿禄一时语失,固然罪不容恕。”
“可太后,也不该一怒之下,打破『刘为王,吕为后”的惯例才是?”
一今日,淮南王得以不妻吕氏女,此例已开。”
“日后再有宗亲封王,太后想要以我吕氏女妻之,只怕——”
却见吕太后缓缓摇了摇头,又悠悠一声长嘆。
沉默许久,才將飞散的思绪,从儿子即將离开的忧愁中抽出。
顾自开口道:“今日,朕不是因为一时恼怒,而坏了谋划。”
“一一淮南王后,確实无需为吕氏女。”
“且淮南,乃我汉家之重。”
“以那九江雍氏女,做阿长的淮南王后,確於我汉家有利。”
“倒是嫁女吕氏,於淮南无甚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