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天赋异稟的皇帝胚子(1/2)
第125章 天赋异稟的皇帝胚子
就这样,时隔五年,淮南王刘长、天子刘恭叔侄,便再次踏上的从长安前往上林苑的路。
只是与上次稍有不同:这一回,多了个代王刘恆。
巧合的是,和上一次如出一辙一一除了长安城,车马刚踩上直道,叔侄三人的注意力,便再次被摇晃顛簸的马车所吸引。
紧接著,便是代王刘恆感嘆晞嘘道:“可惜啊~”
“可惜。”
“秦王政穷尽天下之財,建造的秦直道,明明只需要每年数万万钱,就能得到维护,並延绵后世。”
“可惜我汉家—“
代王刘恆此言一出,天子刘恭不由得心下微动。
一不愧是歷史上的太宗文皇帝。
即便是外出游玩,这关注点,也依旧是那么的直击要害。
倒是一旁的淮南王刘长,早在当年,便同刘恭就这个话题有过探討,於是悠然嘆息道:“是啊~
“不单是关中一一便是关东郡国的直道、驰道,也多半得不到修、维护。”
“据说,关东各国,只有齐国有財力,能稍稍维护国境內的道路。”
“余者,无论北方燕、代、赵,还是南方的长沙、淮南、吴、楚,亦或是淮阳、梁—
“哦,还有个吕国。”
“一一普天之下,怕是只有齐国境內,还能看到平坦、笔直,维护妥当的秦道了。”
两位王叔都聊到了这个话题,刘恭自也无法置身事外。
便含笑一摇头,目光有意无意警向代王刘恆。
“代王叔,莫不是有何高见?”
闻言,代王刘恆心头微微一紧,显然是被刘恭打了个措手不及。
以直道的话题,作为叔侄三人此行的交谈开篇,刘恆的本意,是想要试探一下皇帝侄儿的成色。
比如,刘恭表现出同样的惋惜,以及类似『势必要早日开启秦直道的维护』之类的话题,刘恆便能判断出:皇帝侄儿刘恭,多半是个正常的少年天子。
何谓:正常的少年天子?
一朝气蓬勃,志向远大,却也难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再或者,刘恭一言不发,只报以尷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刘恆也能得出判断:侄儿刘恭,大概率是个守成之主。
不料刘恭最终,竟然不答反问,把问题丟还给了代王刘恆。
搞得刘恆惊之余,也已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如果是在吕太后面前,对於这种关乎国家大事的问题,代王刘恆自然会毫不迟疑的表示『儿宗藩外臣,无以妄谈国事”。
但此刻,马车內却是弟弟:淮南王刘长,以及皇帝侄子刘恭。
若还是一味地明哲保身,就多少有点用力过猛,物极必反的意味在其中了。
“呢·.—
“下即问,臣,便且斗胆试言。”
短暂的迟疑过后,代王刘恆权衡再三,终还是决定接过话题,与皇帝侄儿简单探討一番。
不单是因为再拒绝,就会显得不大礼貌了。
也是因为这,同样是作为叔叔兼臣下的代王刘恆,与身为侄子兼君上的天子刘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的机会。
汉家的宗亲藩王,可不是后世朱明,当哼哼圈养起来的所谓『贵族”。
汉家的宗藩,那是正儿八经要治国、牧民的。
身为宗亲诸侯,对长安朝堂中央、对长安天子保持一定程度的了解,维持稳定的沟通渠道,是相当有必要的。
若不然,长安朝堂搞出来一个政策,关东诸侯却不明所以,搞出来个南辕北辙、截然相反的地方性法律,那岂不是很尷尬?
“在臣看来,今我汉家,其实並非是完全无力,维护尚存於天下的秦直道的。”
“至少部分重要干道,我汉家,当还是能勉强维持的?”
无甚底气的一语,却並没有换来刘恭的答覆。
见刘恭仍是一副似笑非笑,不置可否的模样看著自己,代王刘恆心下也不由一苦。
又思虑措辞片刻,方顾自说道:“今我汉家,地方郡县日常用度,是以截留的农税冲抵。”
“一一太祖高皇帝制:每年,地方县衙从治下百姓手中收取的农税,可以与郡衙一併截留其三成,当做地方郡县未来一年的用度。”
“余下七成,则会被封存押送到长安,入相府国库。”
“而口赋,则悉数上缴少府內帑,不得截留。”
如是一番话,代王刘恆算是把如今汉室,地方郡县和长安中央的財政关係、纽带,给大致描述了出来。
一旁的淮南王刘长,也是闻声而点下头,
“確实如此。”
“地方郡县,是將农税截留三成,当做未来一年的用度。”
“而藩王、彻侯,则是从收取的农税、租税当中,拿出三到五成,当做进献先祖的耐(zhou)
金。”
“余下一半多,才可留在诸侯国库,作为诸侯国、诸侯王的用度,或为彻侯所用。”
听到这里,刘恭才终是面带认可的缓缓点下头。
倒不是认同刘长、刘恆二人的某一言论,而是认可这一事实。
在后世,地方与中央之间的財政关係,大都比较复杂。
地方財政在一定程度上,或者说是『原则上”保持独立,但也依旧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与中央財政维持著千丝万缕的关联。
富庶一些的地区,或许会將財政收入输送入中央,算是为国家输血。
贫困一些的地方,则会从中央財政得到支持,如专项资金之类。
除此之外,各类税目,也都是或属中央、或属地方一一都有著极为明確的划分。
比如企业税,大都为地方財政自留。
而个人税,则直接归属中央財政。
等等,诸如此类。
而今汉室,地方財政与中央財政,关係就相对简单了些。
一毕竟財政收入单一嘛,只有一个农税。
收上来的农税,三成被地方截留,当做地方財政收入,以及政府运营费用。
余下七成上缴国库,成为中央財政收入,作为未来一年的国家运营资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