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反贼之家(1/2)

夜里,陈途安一直在想,怎么拒绝或是让赵佶修改旨意。

其实在皇帝,甚至百官、奸党,甚至是一些土豪、乡绅看来,陈途安和陈家,这是走了大运。

毕竟一个十三岁稚子,就得到秩比三品官员的品阶,足以看出皇帝恩宠。

但方腊註定要造反,就算没了方腊也会有圆腊、角腊,江淮、两浙地区,被石纲折腾的太狠,百姓怎么都得反。

除非他將陈家举家搬迁,远离江南地区。

可陈途安给自己的定位,也是要造这赵氏的反。

若是应了道官任命,得了赵佶恩宠,造反名义就没了,天下人还会將他当做忘恩负义之辈。

在任何时代,名望都是极为重要的,名与器不可假於他人,可不是说著玩。

他倒不怕污名,只是名声有损,起义之初会比较艰难,这个例子古人已经实践过了。

赵佶下是因他献图纸有功下旨,並非徵辟,没办法拒绝的,至少也得去一趟汴京,亲自在赵佶面前推辞此事。

他若是待在越州不动,就是抗旨不遵,轻则押被往汴京,重则要发配边地。

当然他还有年龄小的护身符,但陈家就要因此倒大霉了。

这么一搞,就只剩下举兵造反,或是逃亡海外两个路子。

想了一夜,陈途安还是决定先去汴京瞧瞧,看看能不能让赵佶改了这个任命,至少不能当这个越州道正。

————

第二天一早,陈途安先和母亲告了安,就去找爷爷陈启坊,和大伯陈举业,他们才是陈家真正的主事人。

陈家发跡,其实是从陈途安太爷爷开始,他太爷爷在曹娥镇建了纸坊,並给儿子起名为启坊。

自纸坊建起到如今,也才过去六十余年,和周围土豪、乡绅,甚至是士绅家族相比,就是个小年轻。

陈途安来向他便宜爷爷问安时,陈启坊正和陈举业低声商量著什么。

“孙儿途安,给翁翁请安。途安,见过大伯服务。”

陈启坊见孙子过来,也停下了商谈,笑著拉过陈途安的手,说道:

“途安真是我陈家麟儿,竟然得了皇帝喜爱。”

陈启坊还是很喜欢这个孙子的,自小就聪明,这次又弄出这么大动静,是个平凡的。

“翁翁,孙儿过来,就是想说这件事。

途安知道这个道官我不能当,会给家里招祸。”

“哦!”陈启坊有些惊讶,眼中闪过精芒,和大儿子对视一眼,收起笑容正色道:

“途安,皇帝给封给你的,可是秩比三品官,可为陈家进身之阶,怎么会为家里招祸?”

陈途安可不信,家里跟摩尼教走那么近,这老爷子会不知道官之患。

而且宋人多喜,將皇帝称为官家,以示亲近、也彰显皇帝仁德爱民。

小民或许不会这么叫,但陈家好歹是土豪之家,又在衙门押司吏员,叫官家才更合適。

可这老爷子,一口一个皇帝,显然带著轻视。

听老爷子这么问,估计有考教他的意思,陈途安也不遮掩,回道:

“翁翁久在曹娥镇,或许不知,孙儿在县学消息灵通。

如今皇帝大兴道教,各处都在建设道观,百姓苦不堪言。

越州又是途安家乡,若是当了这个道正,那就是祸害乡里,为邻人不容了。”

陈启坊闻言,沉默良久才开口说:

“吾儿聪慧能明辨世事,翁翁都有些相信,途安就是转世仙童,得宿慧而生了。”

陈途安闻言心中一突,就听陈启坊继续说道:

“其实我刚才,正和你大伯商议此事,原本还举棋不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